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叉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叉蕨(拉丁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et Arn.) Cop.)是叉蕨科叉蕨屬的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5毫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聯結處,在側脈間有不整齊的2至多行;囊群蓋圓腎形,堅膜質,棕色,脫落。分布於印度台灣、波利尼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越南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廣西海南貴州福建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45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河邊密林下陰濕處、生山地以及岩石上。

  • 中文學名:三叉蕨
  • 拉丁學名:Tectaria subtriphylla (Hook. et Arn.) Cop.
  • 二名法:Tectaria subtriphylla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 綱:蕨綱 Filicopsida
  • 亞   綱:薄囊蕨亞綱 Leptosporangiatidae
  • 目:真蕨目 Eufilicales
  • 科:叉蕨科 Aspidiaceae
  • 屬:叉蕨屬 Tectaria
  • 種:三叉蕨
  • 分布區域: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 組:多果組 Sect. Myriocarpos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7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約5毫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3-4毫米,先端長漸尖,全緣,膜質,褐棕色。葉近生;葉柄長20-40厘米,基部粗約3毫米,深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全部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二型: 不育葉三角狀五角形,長25-35厘米,基部寬20-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心形,一回羽狀,能育葉與不育葉形狀相似但各部均縮狹;頂生羽片三角形,長15-20厘米,基部寬約15厘米,基部楔形而下延,兩側羽裂,基部一對裂片最長;側生羽片1-2對,對生,稍斜向上,間隔1.5-2.5厘米,基部一對柄長約1厘米,向上部的近無柄;基部一對羽片最大,三角披針形至三角形,長約15厘米,基部寬約10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其兩側有1對近平展的披針形小裂片,邊緣有波狀圓裂片;第二對羽片橢圓披針形,長10-12厘米,基部寬3-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斜截形而稍與葉軸合生,全緣或有淺波狀的圓裂片。葉脈聯結成近六角形網眼,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兩面均明顯而稍隆起,下面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側脈稍曲折,下面隆起並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紙質,干後褐綠色,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有關節的淡棕色短毛,葉緣疏被同樣的睫毛;葉軸及羽軸禾稈色,上面均被有關節的短毛,羽軸下面密被開展的有關節的淡棕色長毛。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小脈聯結處,在側脈間有不整齊的2至多行;囊群蓋圓腎形,堅膜質,棕色,脫落。染色體2n=160。[1]

主要價值

本種根狀莖提取的澱粉稱蕨粉,供食用,根狀莖的纖維可制繩纜,能耐水濕,嫩葉可食,稱蕨菜;全株均入藥,驅風濕、利尿、解熱,又可作驅蟲劑。[2]

生長環境

生山地或河邊密林下陰濕處或岩石上,海拔100-450米。

分布範圍

產地台灣(台北、南投、嘉義、高雄、平東、台東)、福建(南靖)、廣東(高要,鼎湖山、博羅,羅浮山、南海,西樵山、英德,滑水山、廣州,白雲山、樂昌、翁源、懷集、順德、新興、茂名、汕頭、寶安、恩平)、海南(海口、萬寧、陵水,尖山、昌江,佳切山、定安,毛祥山、儋縣,沙煲山,紅毛山、臨高,蓮花山、樂東,尖峰嶺、崖縣,南嶺)、廣西(武鳴,大明山、橫縣、藤縣)、貴州(荔波)、雲南(屏邊,大圍山)。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亦產之。模式標本產地:廣東(珠江口沿海島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