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拉达宾诺德·巴尔

增加 36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41年,出任加尔各答高等法院法官。
*1944年,出任加尔各答大学副校长。
*1946年,巴尔受邀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印度代表,认为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依据是“事后法”,严重违反了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性审判,而不是公平正义的审判,因此主张日本所有被告无罪。其观点获得荷兰法官代表BertRöling教授、法国法官代表亨利伯纳德的支持,最终在东京审判结果中,巴尔等5名法官代表投了反对票,但最终审判结果还是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巴尔是透过自学学习国际法 <ref>[https://history.sohu.com/a/193069666_673037 东京审判中此国法官,居然否定全部战犯罪行,日本对其推崇有加],属印度出任法官。在11名...搜狐,2017-09-19 </ref>
==远东军事法庭==
==事后==
1952年被联合国委任为国际法委员会委员直至1967年(其中1958年度和1962年度为委员长)。1960年被颁授印度最高荣誉PADHMA-RRI。1966年离开联合国。1967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病逝 <ref>[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4_09_02_263189.shtml 莫迪:印度不会忘记提甲级战犯无罪论的法官],观察者网,2014-09-02</ref>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