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崔烈

增加 7,07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崔烈(?—192年),字威考, [[ 冀州 ]][[ 安平县 ]] (今 [[ 河北安平县 ]] )人。东汉大臣,幽州名士。 
中平二年(185年),朝廷卖官鬻爵。崔烈耗费五百万钱,担任司徒。中平四年,迁太尉。
 初平元年(190年),其子崔钧参与讨伐 [[ 董卓 ]] ,逮捕入狱。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受诛,崔烈出狱,担任城门校尉。同年六月, [[ 李傕 ]] [[ 郭汜 ]] 率领凉州军攻破长安城,崔烈战死  =人物生平=买官名削崔烈,字威考 [1] ,祖父[[崔骃]],父亲[[崔盘]],从弟[[崔寔]],在幽州有名望,因此历任太守、九卿(廷尉)等职。 中平二年(185年),当时汉灵帝刘宏卖官粥爵,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标价一千万钱。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 拜官之日,刘宏亲自参加百官聚会,刘宏回头跟身边的宠臣说:“我后悔没坚持一下,本来可以卖到一千万钱的”。程夫人回答:“崔公可是冀州名士啊!起初那肯买官,还不是亏我撮合,陛下反而不知道我的好心吗?”从此,崔烈名望衰退。 时间久了,崔烈也心里不安。一日,他从容问儿子崔钧:“我位居三公,现在外面的人是怎么议论我的?”崔钧回答:“父亲大人年少时就有美好的名望,又历任太守,大家都议论你应该官至三公,而如今你已经当了司徒,天下人却对你失望。”崔烈追问:“这是为何?”崔钧答道:“议论的人都嫌弃你有铜臭。”崔烈大怒,举起手杖要打崔钧。崔钧时任虎贲中郎将,穿着武官服,狼狈而逃,崔烈在后面追骂道:“死兵卒!父亲打就跑,这是孝子吗?!”崔钧回头说:“舜对待他的父亲,小杖则挨,大杖则跑,这不是不孝啊!”崔烈于是惭愧而止。 [2]  宦海沉浮 当时凉州有韩遂等人领导的叛乱,朝廷深以为虑。司徒崔烈提出放弃凉州的建议,刘宏诏令百官在朝会上讨论,议郎傅燮出来大声驳斥,最终,崔烈的建议被否决。 中平四年(187年)四月,司徒崔烈改任太尉。 同年十一月,太尉崔烈免职,由大司农曹嵩继任太尉。 晚年经历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乱爆发,十常侍杀死大将军何进,挟持汉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小平津,因见无路可走而投水自尽,从凉州而来的军阀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刘辩与刘协,公卿百官奉北芒阪下迎驾,崔烈作为前导,董卓率领步骑兵数千前来,崔烈呵斥董卓避让,董卓骂崔烈说:“我昼夜三百里来,谈什么避让,我难道不能砍掉你的脑袋吗!” [3]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袁术领军讨伐董卓,崔钧时任并州西河郡太守,也积极参与其中。董卓得知,将崔烈逮捕入狱,关押在右扶风郿县的监狱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崔烈出狱,拜城门校尉。 同年六月,李傕与郭汜率领的凉州军攻破长安城,崔烈与太常种拂、太仆鲁旭、大鸿胪周奂、越骑校尉王颀等人壮烈殉国。 [4]  =历史评价=《后汉书》:“有重名于北州。” 程夫人:“崔公,冀州名士。” 崔钧:“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 葛洪:“有直者无分而径进,空拳者望途而收迹。其货多者其官贵, 其财少者其职卑。故东园积卖官之钱,崔烈有铜臭之嗤.。上为下效,君行臣甚。” [5]  余嘉锡:“烈承其家学,故亦以左传讲授,与服子慎共术同方,则其于春秋为不浅,得此可补史阙。知冀州名士,固非浪得虚声者矣。其后烈卒死李傕之难。” [6] =籍贯考据=按范书《崔骃传》,籍贯为“涿郡安平”,而涿郡为幽州辖地。实际上,按《郡国志》可知涿郡并无安平县,安平县属于冀州安平国,且范书《崔烈传》中程夫人称崔烈为“冀州名士”,明显此时安平县属于冀州安平国,而非幽州涿郡再按范书《孝明八王列传》载“乐成国”及“安平国”的变迁,可知安平国设于公元122年。 =家族谱系= 高祖:崔篆 曾祖:崔毅 祖父:崔骃 父亲:崔盘 [7]  儿子:崔钧(崔州平) =参考资料=1. 《世说新语注·文学第四·4》:挚虞文章志曰:“烈字威考,高阳安平人,骃之孙,瑗之兄子也。 2.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寔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楇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3. 《典略》:帝独乘一马,陈留王与贡共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于北芒阪下,故太尉崔烈在前导。卓将步骑数千来迎,烈呵使避,卓骂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前见帝曰:“陛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又趋陈留王,曰:“我董卓也,从我抱来。”乃于贡抱中取王。 4.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二》:王允以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召使东,解释之,不假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傕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傕众入城,放兵虏掠。布与战城中,不胜,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出走,驻马青琐门外,招王允同去。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太常种拂曰:“为国大臣,不能禁暴御侮,使白刃向宫,去将安之!”遂战而死。傕、汜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万馀人,狼藉满道。 5. 抱朴子外篇 .易学网[引用日期2014-09-14] 6. 《世说新语笺疏》 .殆知阁[引用日期2015-10-13] 7. 《新唐书·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毅生骃,字亭伯,长岑长。二子:盘、寔。盘生烈,后汉太尉、城门校尉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