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旗山區

增加 2,57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旗山區'''位於高雄市的山區位置,接壤著[[美濃、內門、田寮與屏東里港]],發源自[[玉山山脈]]的[[楠梓仙溪]]沿著其周邊流過。由於溪流帶來了肥沃的泥壤,使得這裡的環境所種出來的作物特別好吃;再加上這裡的關鍵地理位置,位處南北往來重要的交通孔道,因此更促使這座小鎮逐漸發展地頗具規模。 ==旗山的舊名的傳說==旗山的舊名為「蕃薯藔」,這種說法有兩種可信的來源: * 一是據說這裡在清代有一名賣蕃薯湯的老婆婆,她煮的蕃薯湯特別美味,吸引了一些南來北往、大汗淋漓的商旅在此歇腳止飢,後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 個地方停佇,而她所生活的那棟茅屋就成為了這個地方的「地標」,蕃薯藔就漸漸發展了起來。 * 二是說在更南邊的屏東里港一帶的農人,為了將他們耕種的作物送到府城賣個好價錢,於是在這個往來的中間點設立了一個休息站,蓋了一座簡易的「草寮仔』,以讓他們(無論是牛車或是挑擔)可以好好歇腳休息,充飽電再重新上路,而其中最主要的貨物就是蕃薯,於是這裡「蕃薯藔」的稱呼就漸漸傳開。 上述兩種說法,雖然內容略有不同,但其中的共通點也都提供了我們許多可靠的證據。首先,是旗山自清代以來就做為交通要道、往來絡繹不絕;再者,就是高屏地區過去的主要農產:蕃薯(同時也間接點出了蕃薯在早期台灣常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旗山特別的地理位置==因為鳳山人口逐漸飽和,而晚到的人口外溢到了旗山,後來又因位於阿里港街(今里港)與府城往來的通道上,因貿易的興起而使它逐步發展起來:南面與屏東市區與里港高樹相接,東面則是美濃,西邊與北邊再過去就到了台南市,而西南邊的燕巢則是通往岡山與鳳山的要道。再加上當年的河運發達,從中國與澎湖來的船可以開進高屏溪一路進到楠梓仙溪抵達旗山,貨物與人力可以直接從旗山登陸,更使這裡成為了台灣南邊內陸的一個重鎮(因此旗山有一些澎湖背景的人就是從這時候留下來的,他們從事的行業主要為中藥店與武館,一些相較傳統的行業)。許多羅漢腳們也選擇旗山落腳,一方面加速了這裡的開發,另一方面也促使了這裡治安的動盪(在旗山天后宮的碑文中可以看到關於這件事的記載)。 
==景點介紹==
3,7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