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旗山區

增加 1,646 位元組, 3 年前
旗山天后宮
八十年代,全台灣只留存三座武德殿,其中又以旗山武德殿造型最優美,保存最完整。詎料八十三年一場無名火竟將武德殿焚毀,經修建後,因透明屋頂風貌與昔日風格不同又有聚熱效果,復經市府補助修建,於103年底重新修復完工。<ref> [https://cishan88.kcg.gov.tw/cp.aspx?n=F51A4B9B1547B29E 武德殿],高雄市旗山區公所       </ref>
===旗山天后宮===
位湄洲里永福街二三巷十六號,廟後方以中山路相隔為仿巴洛克式街屋。天后宮是旗山的「媽祖廟」,相傳建於清嘉慶年間,為旗山人信仰活動的中心。
 
主祀「天上聖母林默娘」,左祀「境主公」,右祀「註生娘娘」。鎮殿媽左右配祀有左相右相、左判右判、「千里眼」「順風耳」,還有福德正神與婆祖母。座下有山神坐騎—「虎爺」。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依例舉行會祭典,每三年擴大慶祝。
 
天后宮主要結構為二殿二廂,坐西朝東,屬於閩南傳統廟宇風貌。二殿,即前殿與正殿,兩殿之間隔以天井,左右有過廊,廊邊築以高牆與廂房相隔。兩殿之前各有一對龍柱,單龍蟠附,線條簡單,屬於早期龍柱的規格。前殿有一對方型石柱,刻有歐體楷書,為本區現存最早書法遺跡。
 
牆壁為磚造,屋架除石柱外,為木材結構,有樑、扥木、瓜柱、吊筒、斗拱、藻井、彩繪,皆為閩南型制,其木材亦為唐山福杉。
 
屋頂主脊,如燕尾翹起,曲線流暢,有展翼淩空之勢。正殿脊頂飾以雙龍拜三仙,兩端配以丹鳳朝元,廂房則為左龍右鳳,脊肚配置動物及人物,脊垂牌頭為神仙故事,皆以剪黏構成,甚為華麗。
 
左外牆鑲有嘉慶二十二年重立的乾隆四十四年「奉憲嚴禁羅漢腳惡習碑記」,廟內左右牆亦分別鑲有道光四年重立的「嘉慶二十一年興建天后宮碑記」及道光二十四年立的「重修天后宮碑記」,皆為旗山最珍貴的史料。
===聖若瑟教堂===
3,7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