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增加 31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第二次摩洛哥危机.jpeg|有框|右|<big>第二次摩洛哥危机</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31/be01c8b3bf944386ba7e0873048701e9.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5027675_100027718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阿加迪尔危机,在1911年发生,是一宗国际危机。该年的7月1日,[[德意志帝国]]派出黑豹号战舰到[[摩洛哥]]苏丹国(阿拉维王朝)港口阿加迪尔,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ref>[https://www.sohu.com/a/305027675_100027718 两次摩洛哥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一战爆发又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搜狐,2019-03-31 </ref>
==历史==
而在德方立场,这次外交挑衅举动,其实是为了向[[法国]]追讨赔偿。根据1906年在[[西班牙]]举行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之决议,法国得到不少在摩洛哥的利益。是以这次危机可被视为另一宗因[[殖民主义]]而起的纷争。
7月9日,法德二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政治地位,并把德属[[喀麦隆]]东北部分领土让与法国(今[[乍得|乍得共和国]]南部);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西接德属喀麦隆邻近地区(今[[加蓬|加蓬共和国]]北部、[[刚果|刚果共和国]]北部、中非共和国西部、查德共和国西南部)转让给德意志国权充新喀麦隆属地,以作补偿(法德边界调整后,德属喀麦隆面积由46万5千平方公里增至76万平方公里;法属赤道[[非洲]]面积则是减少29万5千平方公里,几乎分成北内陆、南邻比属刚果、南滨海三块飞地)。得到德国同意后,法国于1912年3月30日签订《非斯条约》 <ref>[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39932117259759 摩洛哥历史大事件之国家独立],微博,2019-02-15 </ref> ,将摩洛哥列为法属保护国,正式把它转为殖民地。
联合王国在危机时支持法国,强化英法协约以及和[[俄国]]之间三国协约的紧密关系。由于联合王国、法国及俄国对德国的扩张行动更为敏感,所以三国协约逐渐从殖民地协定转变为[[军事]]联盟。其后,联合王国更与法国协定,让联合王国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则保卫[[地中海]]。这次事件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危机之一。
245,3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