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空袭东京

增加 19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空袭东京 ''' ,亦常称杜立特空袭( [[ 英语 ]] :Doolittle Raid),是美国于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期间的1942年4月18日时,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轰炸攻击任务,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国战争史中,这是唯一一次美国陆军航空军的轰炸机在美国海军 [[ 航空母舰 ]] 起飞执行的战斗任务。美国经由这次轰炸任务,证明盟军有能力对日本本土进行空中攻击,并且报复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 [[ 珍珠港 ]] 。由于这个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 [[ 飞行员 ]] 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特空袭”。
此次空袭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直接军事作用很小,但是战略意义却很大。它一方面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一方面促使日本海军将主要注意力从南方战线转移到威胁日本的中 [[ 太平洋 ]] 地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仓促发动 [[ 中途岛海战 ]] 。另外,日本迫于形势,发动浙赣战役,企图彻底摧毁中国 [[ 浙江 ]] 的衢州、玉山、丽水等 [[ 机场 ]] ,防止飞行员安全降落及日后继续遭受美机穿梭轰炸,甚至不昔发动屠村攻击,以达到安定本国民心和战场官兵士气的目的。
==前期准备==
1942年初,美国在 [[ 太平洋战场 ]] 上面对日本的进攻节节失利,为鼓舞士气总统 [[ 罗斯福 总统|罗斯福]] 特别指示美军尽快组织对日本的反击,唯一可行的就是对日本本土的空袭。
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军的双引擎轰炸机由于航距所限,不足以飞到日本本土,而海军的舰载轰炸机都是单引擎的,作战范围小,美军的航空母舰又不能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游弋到 [[ 日本 ]] 近海。然而,据海军作战部的参谋佛朗西斯·洛(Francis Low)中校的观察,陆军的双引擎轰炸机能从航空母舰起飞。经过多番测试,美国军方证实了B-25米切尔型轰炸机拥有从航母起飞、击中日本的 [[ 军事 ]] 目标、并飞越东海在中国降落的能力。计划由海军新服役的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大黄蜂号航母 ]] 搭载陆军航空队16架B-25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任命吉米·杜立特负责改装飞机、训练飞行员并执行此次行动。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训练 [[ 飞行员 ]] 的工作,同时B-25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装,加装副油箱载油量增加一倍,尽量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减轻重量。此次行动出于保密的原因并没有向中国方面具体通报。
==空袭效果==
空袭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如下:50人丧生;252人受伤;90幢 [[ 建筑 ]] 受损或倒塌。受轰炸的包括日本柴油机制造公司、日本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 [[ 三菱 ]] 重工公司、交通部变电所、国家纤维服装公司、横滨制造公司仓库、名古屋飞机制造厂、1座军工厂、1所海军实验室、1个机场、1个临时军火供应站、9幢电力大楼、6只大油罐、1家服装厂、1间食品储藏仓库、1家煤气公司、2家其它公司、名古屋第二临时军用 [[ 医院 ]] 、和6所 [[ 小学 ]] [[ 初中 ]]
比起两年后美国陆军航空军 用B用[[B-29超级空中堡垒 轰炸机|B-29超级空中堡垒]] 对日本发动的攻击,空袭东京只是一项象征性的任务。虽然如此,空袭东京任务的成功,对节节败退的美军而言可说是一剂强心针。相对的,日本也因为这次空袭因而转移更多资源进行绝对国防圈的建设工作。同时这次空袭促使日军展开 [[ 中途岛海战 ]] ,却被美国顺利反击,成了太平洋战场上的转折点。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軍政事件]]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