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三角测量

增加 25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三角测量'''在[[三角学]]与[[几何学]]上是一借由测量目标点与固定基准线的已知端点的角度,测量目标距离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测量特定位置的距离(三边量测法)。当已知一个边长及两个观测角度时,观测目标点可以被标定为一个三角形的第三个点。
三角量测亦可意指为超大三角形系统的精确测量,称作三角量测网络。这源自于威理博·司乃耳于1615-17的作品,他展现出一个点如何能够从附属于三个已知点的角度来被定位,是在新的一未知点上量测而不是在先前固定的点上,这样的问题叫做重新区块化。调查误差可被最小化,当大量三角形已建立在最大适当的规模。借此参考方法,所有在三角内的点皆可被准确地定位。直至1980年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崛起之前,此三角量测方法被用来准确化大规模的土地测量 <ref>[https://blog.csdn.net/heroybc/article/details/106356148 三角测量与PNP],CSDN, 2020-05-26 </ref>
==应用==
光学3D量测系统亦使用这个原理 <ref>[https://www.sohu.com/a/210928235_693868 结构光测量之三角测量原理及光学三角法知识点总结] ,搜狐,2017-12-16</ref> 来定义一个物体的空间维度及几何形状。基本上,此构造包含两个[[感测器]]以量测物体。其中一个感测器主要是一个数位摄影装置,另一个则可以是[[摄影机]]或光投影机。这两个感测器的中心点以及对焦于物体表面的同一点,形成一个空间上的三角。于此三角形内,两感测器间的距离是一必须是已知的基准值。借由找出两感测器投射线与[[基准线]]间的夹角,便可用三角测量法得知两投[[射线]]交点的3D座标。
==基于两固定角度之距离量测==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