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杨

增加 126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链接
| 職業 = 演员
| 知名原因 = 老一辈表演艺术家
| 知名作品 = 《十字街头》</br>《八千里路云和月》</br>《一江春水向东流》</br>《 [[ 祝福 ]] 》</br>《春满人间》。
}}
'''白杨'''(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女,原名杨成芳, [[ 湖南省 ]][[ 汨罗市 ]] 古仑人, [[ 中国 ]][[ 电影 ]] [[ 戏剧 ]] 表演艺术家。
1934年,白杨先后参加了 [[ 中国旅行剧团 ]] [[ 中国舞台协会 ]] 等剧社,开始了职业演员的生涯。1936年,白杨与 [[ 上海明星影片公司 ]] 二厂签订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 [[ 十字街头 ]] 》。1938年,白杨与 [[ 沈西苓 ]] [[ 赵丹 ]] [[ 魏鹤龄 ]] 等电影工作者,来到 [[ 重庆 ]] [[ 中央电影摄影场 ]] 拍摄了影片 。1946  1946 年,抗战胜利,白杨回到上海,在 [[ 昆仑影业公司 ]] 拍摄了《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1948年,她去 [[ 香港 ]] 参加影片《山河泪》的拍摄工作。1949年,4月从香港返回 [[ 北平 ]] ,11月到 [[ 上海电影制片厂 ]] 当演员。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1957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 [[ 捷克 ]] 第十届 [[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 ,《 [[ 祝福 ]] 》一片获特别奖。  1959年,主演剧情电影《春满人间》。1960年,出演战争题材电影《冬梅》。1989年,白杨领衔主演《洒向人间都是爱》,这是她一生中拍摄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也是她扮演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  1995 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1996年9月18日逝世,享年76岁 。
== 早年经历==
1920年,白杨出生于北平,她的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十分严重,很小的时候就被奶妈带走在农村生活,贫境与苦难伴随着她的童年。
1931年,白杨的母病故,为了生存,她来到 [[ 联华影业公司 ]] 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的演员养成所,成为这里最小的学员。由于她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在无声电影《 [[ 故宫 ]] 新怨》中扮演了一个小丫头。不久影厂解散,白杨加入到"苞莉芭"剧团,演出过话剧《乱钟》、《战友》等,但是,不久后该剧团也被强行解散。 
== 演艺经历==
1934年,白杨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和中国舞台协会等剧社,开始了职业演员的生涯,出演了话剧《回春之曲》、《黎明之前》、《梅萝香》、《 [[ 茶花女 ]] 》。
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成立,经戏剧家 [[ 洪深 ]] 介绍,白杨与二厂签订合同,主演了她的第一部影片《十字街头》,在影片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杨艺瑛这一青年女性的形象。
1937年,"七七"事变后,白杨与 [[ 陈白尘 ]] ,沈浮组成影人剧团,深入人民生活进行宣传抗日救国 [[ 话剧 ]] 的演出。
1938年,白杨与 [[ 沈西苓 ]] [[ 赵丹 ]] [[ 魏鹤龄 ]] 等电影工作者,来到重庆的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影片。此时,她接触到 [[ 斯坦尼表演理论 ]] ,开拓了她的艺术视野,激励了她在艺术表演上的探索和追求。从此白杨开始活跃在重庆和成都的舞台上,主演了《 [[ 屈原 ]] 》、《 [[ 雷雨 ]] 》、《 [[ 日出 ]] 》、《天国春秋》、《 [[ 复活 ]] 》等著名话剧。1946年,抗战胜利,白杨回到 [[ 上海 ]] ,在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年,领衔主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孝顺贤慧的中国传统妇女素芬。《新闺怨》、《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等影片。
1950年,主演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电影《团结起来到明天》。
1956年,与赵丹合作主演了剧情电影《为了和平》,在片中饰演江浩的妻子丁孟辉。同年主演 [[ 桑弧 ]] 执导的剧情电影《祝福》,该片的剧本是 [[ 夏衍 ]] 根据 [[ 鲁迅 ]] 的同名小说改编,白杨在片中饰演命运凄惨的 [[ 祥林嫂 ]]
1957年,《 [[ 北京日报 ]] 》、《 [[ 沈阳日报 ]] 》举办的最受欢迎的影片、演员的评选活动中,白杨主演的《祝福》、《为了和平》都名列前茅,评选的五位最受欢迎的演员中,她又独占鳌头。同年,她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捷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祝福》一片获特别奖。
1959年,在桑弧执导的剧情电影《春满人间》中饰演医院党委书记方群。同年,主演 [[ 王家乙 ]] 执导的剧情革命电影《金玉姬》。
1960年,出演战争题材电影《冬梅》,在片中饰演直属队指导员李冬梅。
1989年,白杨领衔主演《洒向人间都是爱》,在剧中饰演 [[ 宋庆龄 ]] ,并获广播电视部荣誉演员奖。这是白杨一生中拍摄的唯一的一部电视剧,也是她扮演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1996年9月18日逝世,享年76岁 。
<ref>[http://ent.sina.com.cn/v/m/2008-10-27/01552222552.shtml 电影艺术家白杨 [[ 文革 ]] 时批斗会上被打致精神失常], [[ 凤凰网 ]] ,2012-10-03</ref> <ref>[http://ent.people.com.cn/GB/8222/42059/232014/234258/16481097.html 1996年9月18日 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在上海逝世], 网易, 2006-09-18</ref>
== 个人生活==
姐姐:著名女作家 [[ 杨沫 ]]
丈夫: [[ 蒋君超 ]] 导演 、演员。
儿子: [[ 蒋晓松 ]] 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 [[ 博鳌亚洲论坛 ]] 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
女儿: [[ 蒋晓真 ]] 导演 1982年毕业于 [[ 北京电影学院 ]] 导演系,曾执导《新十字街头》
== 社会活动==
白杨曾任 [[ 中国电影家协会 ]] 副主席。
== 人物评价==
白杨的表演风格质朴、优美、自然、含蓄,长于表现东方女性神韵,一生扮演过20多个银幕形象,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54个人物,以她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充分显露出她的表演才华。1957年,主演的《祝福》使其艺术成就达到了顶峰。白杨在事业成功后始终保持着成功的心态,无论在戏里戏外,她都将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彻底的展现出来。60年代被评选为22大明星之一。
白杨塑造了各种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成为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中国女演员,白杨的表演艺术也得到了国际传媒的瞩目, [[ 英国 ]] [[ 泰晤士报 ]] 》称其是中国的" [[ 葛丽泰·嘉宝]]"。不同类型的角色的扮演,使白杨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她被誉为当时中国话剧界的" [[ 四大名旦]]"之一。
白杨的一生,从坎坷中走向光辉,这与她从艰苦的逆境中生存,在成功后保持平凡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曾因《冬梅》一片的拍摄,同 [[ 周恩来 ]] 总理、 [[ 陈毅 ]] 同志促膝交谈。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代表了自我,在《祝福》中走向新的高度,在《冬梅》赢得真诚,无论戏中戏外,她都如此"优美"、"自然"、"含蓄"的将东方女性特有的美感,彻底地展示在舞台与银幕上。她还著有表演艺术专著《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及诗文集《落入满天霞》。
== 参考文献==
128,7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