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摩尔多瓦共和国

增加 11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摩尔多瓦共和国'''</big>摩尔多瓦共和国(摩尔多瓦语:Republica Moldova,英语:Republic of Moldova),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 [[ 基希讷乌 ]] 。 摩尔多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为草原。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 [[ 德涅斯特河 ]] [[ 普鲁特河 ]] 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 [[ 资源丰富 ]] ,约有2200个天然泉。 摩尔多瓦祖先为达契亚人,1359年建立摩尔多瓦公国,1487年沦为奥斯曼帝国附庸,1812年部分领土(比萨拉比亚地区)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1] 。1918年1月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将其再次吞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5月改为摩尔多瓦共和国,8月27日宣布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 摩尔多瓦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国家,坚持政治多元化条件下的民主,实行总统制、三权分立,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社会制度。该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 历史沿革 ==
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都是达契亚人的子孙。13世纪至14世纪,蒙古鞑靼人和 [[ 匈牙利 ]] 人入侵,达契亚人逐渐分为三支:摩尔多瓦人、 [[ 瓦拉几亚 ]] 人、 [[ 特兰西瓦尼亚 ]] 人。古代的摩尔多瓦的国名为达契亚-图拉真国,它后来又形成了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国。1359年波格丹一世创立了独立的封建公国。1487年后沦为奥斯曼帝国附庸。1600年至1601年,摩尔多瓦、 [[ 瓦拉几亚 ]] [[ 特兰西瓦尼亚 ]] 三个公国曾短暂统一。1812年俄国将摩领土(比萨拉比亚)划入其版图。1859年1月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合并,称罗马尼亚。1878年,比萨拉比亚再次隶属俄罗斯。1918年1月摩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再次划入其版图,并将 [[ 比萨拉比亚 ]] 大部分领土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比萨拉比亚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被划入乌克兰。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罗马尼亚为德国盟友。德国将比萨拉比亚划归罗马尼亚。1944年9月,苏罗停战协定规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1990年6月改称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5月23日改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共和国宣布独立。1994年3月,公民投票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维持独立国家的地位,反对与罗马尼亚再统一 2009 。2009 年7月,摩尔多瓦把融入欧洲作为重中之重,国家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围绕这个目标推进。2013年11月,摩尔多瓦与欧盟草签了包含深度广泛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联系国协定。2014年6月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
== 自然环境 =
 
区域位置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东欧平原南部边缘地区,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东南部遥望黑海。摩尔多瓦曾是苏联西部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全国面积为33800平方公里,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形如倒挂的葡萄串,是欧洲小国。
== 地形地貌 ==
摩尔多瓦共和国3/4的国土位于罗斯陆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晶体岩层。在德涅斯特河沿岸,从索罗基向北地区都可以开采到许多古老的岩石: [[ 花岗岩 ]][[ 、辉长岩 ]] [[ 苏长岩 ]] ,也可以开采到含沙粘土。在西南地区,这些矿石深藏在海洋生物沉积层下面2000米处。在 [[ 基希讷乌 ]] 附近,这些矿藏的厚度达到1000-1500米。在南部城市 [[ 科托夫斯克 ]] ,岩层厚达2000米。摩尔多瓦南方属于另一类地质结构。它的主要物质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形成的褶皱岩层。岩层板块的对接处是 [[ 侏罗纪盆地 ]] 。在这些岩层的上面覆盖着新生的沉积岩-石灰岩、粘土、粘土质的页岩、沙土、砂石、硅藻土。在摩尔多瓦最南部地区还存在着另一种地质结构──块状结晶蕴藏带。摩尔多瓦厚层沉积岩的蕴藏量不大。摩尔多瓦地质构造复杂,大面积的地质结构被分割成许多单元。一些区域的地形隆起,另一些区域的地形下陷。屡次发生的地震均是由位于罗马尼亚境内的喀尔巴阡山南部发生强烈地壳运动所致。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和其它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震中心为6-7级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设。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丘陵、平原、草原和森林。全国可以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摩尔多瓦平均海拔高度为147米。境内中部的科德雷地区地势最高,全国的最高点是位于 [[ 科德雷尼斯波林 ]] [[ 巴拉涅什特山 ]] ,它的海拔高度是429米。这里,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显。流经此地的贝克河上游的谷地仅比海平面高出50-60米,而与之仅相隔5-8公里处的河岸却高出海平面近400米。这种状况造就了科德雷的“山国”地貌,风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区的中部是森林区,周边是辽阔的草原。自然林区只占总面积的10-20%,主要是 [[ 橡树 ]] -榉树林和橡树-榆树林。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摩尔多瓦有3个丘陵地区。一个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为250-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从索罗基伸展至列乌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区是一溜漫坡,东部的尽头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精致的季格丘陵,是摩尔多瓦的第二个丘陵地区。它的最高点为301米,从雅尔科雷村与普鲁特河平行绵延至卡古尔市。摩尔多瓦的第3个丘陵区是波多尔丘陵区。摩尔多瓦北部是辽阔的 [[ 伯利兹多岗平原 ]] ,亦称摩尔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100-200米。平原四周是连续不绝的山冈,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摩尔多瓦国土的35%是河流纵横的平原及斜坡不超过2度的河边阶地。这些土地是肥沃的良田。坡地(坡度在2-6度之间)占国土面积的37%,20%的国土面积是陡坡和峭壁(坡度超过6度)。河滩地占国土面积的8%。
== 气候特征 ==
摩尔多瓦共和国地处俄罗斯平原与喀尔巴阡山交接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西洋气旋向摩尔多瓦吹来大量湿润、温暖的空气,但有时也会送来充满水气的地中海热浪,以至生成摩尔多瓦的夏季暴雨。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大量干燥气流又常常会引起干旱,而能够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极冷空气很少入侵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日照充足,有“ [[ 阳光之国 ]] ”的美誉。持续日照时间北方为2060小时,南方为2330小时,植物生长期超过210天。摩尔多瓦冬季少雪,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只是在1月份开始刮东北风时,天气才开始转冷、降雪。雪天一般持续2-3天,最长为2-3个星期。2月份,气候开始转暖,有时又会寒流肆虐。3月份,摩尔多瓦常常会降落冬季少有的大雪。4月份,树木挂绿。摩尔多瓦的夏季气候干燥,也是摩尔多瓦的雨季。摩尔多瓦的秋季温暖,这种气候可持续到11月初。摩尔多瓦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不同:北方年平均气温为8℃,南方为10℃。1月份平均气温北方为-5℃,南方为-3℃;7月份北方为20℃,南方为25℃。年平均最低气温通常是在12月至2月之间。摩尔多瓦大部分国土处于雨量不充沛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00-550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500-560毫米,平原地区450-400毫米。雨量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摩尔多瓦的地形条件是造成这种雨量分布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大约多50-100毫米。科德雷地区年均降水量是500-550毫米。在夏季,全国各地都有可能发生暴雨(一昼夜的降水量超过100毫米),形成水灾。水灾在摩尔多瓦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暴雨又时常侵蚀土壤,冲刷出许多沟谷,造成水土流失。
== 自然资源 ==
摩尔多瓦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缺少硬煤、铁矿、石油和天然气。但全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富矿,主要有 [[ 大理石 ]] [[ 石膏 ]] [[ 玻璃沙土 ]] 、石灰岩、沙土、 [[ 硅藻土 ]] [[ 陶土 ]] 等。其中硅藻土是摩尔多瓦的一种宝贵矿物资源。摩尔多瓦还盛产高品质的粘土,有绿色、黄色和红褐色,是制砖、制陶、瓷器不可缺少的原料。
== 行政区划 ==
== 人口民族 ==
摩尔多瓦全国总人口355.09万(截至2019年1月), [1] 其中摩尔多瓦族占75.8%,乌克兰族8.4%,俄罗斯族5.9%,加告兹族4.4%,罗马尼亚族2.2%, [[ 保加利亚 ]] 族1.9%,其他民族1.4%。官方语言为摩尔多瓦语,俄语为通用语。多数人信奉 [[ 希腊 ]] 正教。
== 政治 ==
(三)宪法至上原则。摩尔多瓦宪法为本国最高法律,凡是与宪法条款相抵触的任何一项法律或其它法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中立原则。摩尔多瓦独立以后,一方面不断重申摩尔多瓦是享有主权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独立国家,其领土不可割让,同时宣布,摩尔多瓦共和国永久性中立,不允许其它国家的武装力量在本土驻扎。
(五)公民权利至上原则。摩尔多瓦视公民和睦、民主、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公正的政治多元化是摩尔多瓦国家的最高价值。国家主权属于摩尔多瓦公民,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人民的意志是国家权力的基础,这种意志在自由选举中得到体现,自由选举定期举行。摩尔多瓦公民在法律和权力面前人人平等,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迁移自由、创作自由、集会自由等。 议会实行一院制,共有101个议席,议员任期4年,选举采用单一选区比例代表制。2014年11月30日举行独立以来第八次议会选举,社会主义者党、自由民主党、共产党人党、民主党和自由党进入议会。现任议长为民主党副主席安德里安·坎杜(Andrian Candu, Андриан Канду)。2017年7月摩修改选举法,议会选举方式改为混合选举制,其中51名议员在全国及海外51个选区选举产生,50名议员通过比例制选举产生。
== 政府 ==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