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魏

移除 2,55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noteTA|1=zh-hans:尔朱; zh-hant:尒朱;}}{{expand|time=2010-09-09T14:42:00+00:00}}{{Infobox 朝代|名称 = 魏|开始年份 = 386年|结束年份 = 535年2月|前1 = 代 (十六国)|前1文字 = 代|前2 = 前秦|前3 = 后燕|前4 = 夏 (十六国)|前4文字 = 夏|前5 = 北燕|前6 = 北凉|后1 = 东魏|后2 = 西魏|地图 = 北魏・斉.PNG|地图说明 = {{colorbox|orange}} 橙色部份为北魏疆域|时期1-京城1 = [[盛乐]]([[代 (十六国)|代国]])|时期1-京城1年份 = {{nowrap|386-398}}|时期1-京城2 = [[平城 (北魏)|平城]]([[平城遗址|遗址]])|时期1-京城2年份 = 398-494|时期1-京城3 = 洛阳([[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时期1-京城3年份 = 494-534|时期1-京城4 = [[长安]]([[汉长安城|遗址]])|时期1-京城4年份 = 534-535|时期1-君主数目 = 15|时期1-君主1 = 道武帝[[拓跋珪]](开国)|时期1-君主1年份 = 386-409|时期1-君主2 = 孝武帝[[元脩]](亡国)|时期1-君主2年份 = 532-535|时期1-国君姓氏 = [[拓跋氏|拓跋]](后改为[[元姓]])|时期1-事件1 = 拓跋珪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时期1-事件1年份 = {{nowrap|386年2月20日}}|时期1-事件2 = 拓跋珪改元天兴,即皇帝位|时期1-事件2年份 = 399年1月24日|时期1-事件3 = 统一华北|时期1-事件3年份 = 439年|时期1-事件4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1-事件4年份 = 494年|时期1-事件5 = [[河阴之变]]|时期1-事件5年份 = {{nowrap|528年5月17日}}|时期1-事件6 = 分裂为[[东魏]]与[[西魏]]|时期1-事件6年份 = {{nowrap|534年11月8日}}|时期1-事件7 = 孝武帝崩|时期1-事件7年份 = 535年2月3日|时期1-面积1 = 200万平方公里|时期1-面积1年份 = 450年|时期1-常用语 = |时期1-通币 = }}
'''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北朝]]时期的第一个[[政权]]。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 (北魏)|平城]]([[平城遗址|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与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ref>{{cite book zh|author = 司马光 |title = 资治通鉴 |pages = 卷140 |url = https://zh.wikisource.org/zh/%E8%B3%87%E6%B2%BB%E9%80%9A%E9%91%91/%E5%8D%B7140}}</ref>534年,北魏分裂为被[[高欢]]掌控的[[东魏]](都[[邺城]])与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长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 历史 ==
=== 北魏立国 ===
{{中国历史|hidden=1}}
在公元[[四世纪]]初,拓跋鲜卑在今[[山西]]北部和今[[内蒙古]]等地建立[[代 (十六国)|代国]]。376年被[[前秦]]所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398年(天兴元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即为[[拓跋珪|魏道武帝]]。
=== 改革 ===
{{main|孝文帝改革}}
早在[[冯太后]]掌政时代,冯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国家规模,如在太和九年(485年)推行[[均田制]],把之前因为战乱而遗下的无主荒地按制度分给存活的农民,一部分可永久拥有,一部分则身死后交还[[公家]]。又施行[[租调制]],农民按制度上数字,定期向[[朝廷]]纳[[税]]。
== 文化、艺术和宗教 ==
[[File:NorthernWeiMaitreya.jpg|thumb|left|200px|北魏时期的[[弥勒]][[佛]]像,铸于443年。]]
{{小章节}}
北魏经历了游牧部落联盟而迅速转移到国家的历史,拓跋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北魏时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数曾发展到二百多万。北魏道教,主要是经过[[寇谦之]]改良的天师道。当时佛道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焘]]曾经大举灭佛。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在入华的[[粟特]]人当中传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
{{-}}
北魏大部分时期,由于国家及私人赞助,佛教艺术十分兴盛。云岗佛教石窟约兴建于西元四六〇年,由上千位工匠历时约三十五年后完工,洞窟内有雕塑及与绘画。之后,北魏孝文帝亦于龙门兴建石窟。云岗石窟的佛像属较静态的罽宾风格,龙门的造像形式则较流线飘逸,开始展现中国风格的影响。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响,强调「正面性」(frontality) 及对称。<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018409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北魏]{{dead link|date=2017年1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于2011 年4 月1 日查阅</ref>
== 君主 ==
{{main|元魏君主列表|元魏皇帝世系图}}
{{中国君主列表/南北朝/北朝/北魏}}
 
== 藩王 ==
{{main|元魏藩王列表}}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前田正名 著,孙耀 等 译:《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洼添庆文:〈[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6681488 关于北魏的太子监国制度]〉。
{{start box}}
{{s-off|'''[[中国朝代]]:中国北方地区政权'''}}
{{Dynasty|[[五胡十六国]] | [[南北朝|北朝]] · [[北魏|魏]]<br/> (独立自[[前秦]],继承[[代 (十六国)|代国]])<br/><small>386年2月20日—534年11月8日</small>|[[南北朝|北朝]] · [[东魏]]<br/>[[南北朝|北朝]] · [[西魏]]}}
{{end box}}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历史事件}}
{{Wei Jin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
==链接==*[[五胡十六国]]*[[Category: 北朝历史事件]]*[[Wei Jin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Category: 魏| ]]*[[Category:386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Category: 中国历史政权]]
128,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