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起

移除 518 位元組, 5 年前
陉城之战
=== 陉城之战 ===
{{main|陉城之战}}
魏国人[[范雎]]因受迫害逃往秦国,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针对秦国屡次跨越韩、魏两国作戰,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用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后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后然后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ref>《史记·卷七十九·范睢蔡泽列传》: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ref>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
前264年,秦昭襄王命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曲沃县]]东北)、[[汾城]](今山西省临汾市北),斩首5万并沿[[汾河]]修筑防御工事到[[广武县 (西汉)|广武]](今山西省[[代县]]西)。{{NoteTag|《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为拔五城,皆有误,采纳梁玉绳所著《史记志疑》的观点,见梁玉绳所著《史记志疑》第158页。<ref>{{Cite book|author=梁玉绳|title=《史记志疑》|location=北京市王府井大街36号|publisher=中华书局|date=1981年4月|pages=第158页|ISBN=|accessdate=|url=|language=|quote=}}</ref>}} 次年,又率军封锁[[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道路。<ref>《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ref><ref>《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昭王四十三年,秦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ref>
=== 失势 ===
7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