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继盛

增加 8,95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杨忠愍文集》<br> 《杨椒山集》 <br> 《自书年谱》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杨继盛</big>''' ,(杨继盛 (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
== 个人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杨继盛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 生于直隶容城县(今河北容城县)一个世代耕读之家。
<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十五岁的杨继盛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
<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上任刚一个月,就草拟奏章弹劾严嵩。
<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杨继盛与 [[ 张经 ]] 、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即杨继盛死后七年,严嵩倒台,其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嵩 <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3608899106661715&wfr=spider&for=pc 严嵩 ]百家号</ref> 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于两年后凄惨死去。
== 个人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杨继盛担任狄道(今甘肃临洮)典史时,他的创书院、置学田,开煤山、肃褐市以及疏园圃、核户籍等举措,开拓了狄道吏治和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p style="text-indent:2em;">为扭转这一局面,杨继盛将掌管私簿的手书召集起来,先算各户的总数,次算一县的总数,往日的弊端便暴露无遗,粮草数量比原来反而多出30石。杨继盛在确查的基础上,将应征粮草的轻重分为三等,按各户拥有的土地均摊,使从前游移于其间而得利者无隙可乘。
<p style="text-indent:2em;">户籍核查多出的30石粮草,杨继盛并没有隐瞒,而是如实上报。经过请示上司批准,这些多余的粮食用于购置学地。
== 诗作品 ==
<p style="text-indent:2em;">就义诗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p style="text-indent:2em;">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p style="text-indent:2em;">和商中丞狱中生瓜二首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天意昭殊节,犴庭产异瓜。可怜成落寞,徒自吐英华。
<p style="text-indent:2em;">疏蔓牵瑶草,幽香杂瑞花。苍生悬望切,何事思烟霞。
<p style="text-indent:2em;">和商中丞狱中生瓜二首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久狱半为家,真同故里瓜。行藏俱梦幻,阒寂亦繁华。
<p style="text-indent:2em;">天遗东陵种,云封西域花。机心久已息,即此是烟霞。
<p style="text-indent:2em;">寒夜和敬所韵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乾坤一草阁,宇宙半胸襟。宿雨千年泪,明霞万古心。
<p style="text-indent:2em;">疏灯暗客梦,佳兴带愁吟。肌骨浑如铁,寒威任尔侵。
<p style="text-indent:2em;">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忧时分外阃,何事囚西台。君为河山死,谁悲梁木摧。
<p style="text-indent:2em;">法星仍近月,此日独怜才。魂魄心犹壮,奸谀骨已灰。
<p style="text-indent:2em;">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外欲交驩,书生虚将坛。可怜当日狱,乃尔借星冠。
<p style="text-indent:2em;">白昼燕山暮,红云渭水寒。他年麟阁上,遗像许谁看。
<p style="text-indent:2em;">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 其三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燕囚羞对泣,梁狱共萧骚。功业半尘土,秋风一羽毛。
<p style="text-indent:2em;">云连寇老竹,星暗吕虔刀。遥忆潇湘水,悠悠咽楚濠。
<p style="text-indent:2em;">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 其四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吁嗟成永隔,生死事相关。气节云霄上,勋名宇宙间。
<p style="text-indent:2em;">孤魂忧国泪,万古锁愁颜。寇运将衰绝,燕然未许攀。
<p style="text-indent:2em;">节母贞女诗并序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母为姑存身未死,姑因嫂节老空楼。萱阶花泣百年泪,漆室人含万古愁。
<p style="text-indent:2em;">寂寂风侵机杼冷,阴阴月暗镜台秋。从来多少冠裳客,曾似沂阳妇女否。
<p style="text-indent:2em;">族兄东城亲家鹤峰狱中赐顾同宿二夜感作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寒灯高照影参差,樽酒长吟慰梦思。十载交游仍倚玉,百年骨肉更相知。
<p style="text-indent:2em;">追谈云雨如前日,品第亲朋异昔时。明月不嫌草榻冷,徘徊照我去迟迟。
<p style="text-indent:2em;">因冷感兴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风满孤城泪满巾,高寒偏傍薄衣人。晴烟亦逐阴云冷,诗思应随白发新。
<p style="text-indent:2em;">归去此身方属我,愁来何事最伤神。边陲戍马中原盗,惆怅羞称自靖臣。
<p style="text-indent:2em;">元旦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老天留我报君身,惆怅蹉跎又一春。几度丹心连血呕,数茎白发带愁新。
<p style="text-indent:2em;">回思往事真堪笑,自幸更生似有神。璞在不妨仍泣献,踟蹰无计达枫宸。
<p style="text-indent:2em;">立春和平山韵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残雪禁春亦不迟,晴烟送暖入帘帏。香飞别院梅初发,影过新痕日渐移。
<p style="text-indent:2em;">风卷寒云山曝画,晴归庭树鸟吟诗。年来疏懒涩佳句,欲报琼瑶愧项斯。
<p style="text-indent:2em;">送徐龙湾审录江南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寥落云司庭半虚,有功此去更何如。西台月下幽人榻,南国星随使者车。
<p style="text-indent:2em;">寒雁不堪云暝夕,秋风况是叶飞初。秣陵若遇相知问,为道疏狂病未除。
<p style="text-indent:2em;">送李东明审录北直隶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怅望霓旌拂曙晖,嗟君此去故人稀。南山判草更谁易,北极恩光伴尔归。
<p style="text-indent:2em;">晚树喜承新雨露,春风醉舞旧斑衣。汉廷此日须元礼,早促仙舟赴帝闱。
<p style="text-indent:2em;">和赵兵马海壑韵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残魂零落又经年,尽日凄然掩泪眠。啼鸟似怜人寂寂,空楼独对月娟娟。
<p style="text-indent:2em;">死生浪寄乾坤外,勋业虚思泰岳巅。还草万言书欲上,踟蹰何处是尧天。
<p style="text-indent:2em;">送张对溪之任庐州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我期玄素回天力,何事赤符此日行。几度为亲焚谏草,百僚忌尔着时名。
<p style="text-indent:2em;">莺啼晴树秦烟暮,旌拂庐云曙色明。若遇超然同志问,为言终不负平生。
<p style="text-indent:2em;">小儿索余画骑马官因索诗随吟父子问答口号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我已因官累,尔何又爱官。街前骑马者,轰烈万人看。
<p style="text-indent:2em;">元旦狱中自制弃纸灯笼狱卒以无文彩索诗赋此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有月何须烛,无云不怕风。借谁竿百尺,光照九天中。
<p style="text-indent:2em;">苦冷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冻日摧寒色,狂风送冷尘。慢愁衣服薄,眼底是阳春。
<p style="text-indent:2em;">苦冷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彤云迷白昼,凉落暗风尘。宇宙谁知己,圜城别有春。
<p style="text-indent:2em;">苦冷 其三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寂寂门常掩,素衣无缁尘。谁吹邹子律,寒谷欲回春。
<p style="text-indent:2em;">临刑诗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
<p style="text-indent:2em;">临刑诗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天王自圣明,制度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p style="text-indent:2em;">扬子江望焦山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杨子有心涉扬子,椒山无意合焦山。地灵人杰天然巧,彷佛神游太古间。
<p style="text-indent:2em;">同门生五十人游卧龙山寺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出门已觉精神爽,况复阳回宇宙清。野树含烟迷寺迥,晴山披雪倚云明。
<p style="text-indent:2em;">风送榆钱入户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三月不知春色暮,重门深锁贯城寒。东风错认王候院,误送飞钱落枕单。
<p style="text-indent:2em;">狱中红苔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寒柝凄凄哀怨绝,阴云黯黯郁愁结。西风满地苔痕红,尽是渭囚冤泪血。
<p style="text-indent:2em;">读易有感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眼底浮云片片飞,吉凶消长只几希。自从会得羲皇易,始觉前时大半非。
<p style="text-indent:2em;">题残菊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万树红芳带露残,独怜黄菊对霜看。东君不与花为主,一任西风落砌寒。
<p style="text-indent:2em;">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其一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一饮初歌第一歌,乾坤万物属中和。醉乡能发天然乐,况复幽人情兴多。
<p style="text-indent:2em;">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其二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代:杨继盛
<p style="text-indent:2em;">二饮停杯歌二歌,西风短发任婆娑。四时佳兴俱堪赏,谁道当秋百感多。
== 参考文献 ==
2,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