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袁树勋

移除 2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袁树勋
| 图像 =
[[File:袁树勋.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1676118542.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1676118542.jpg/0 搜狗百科]]]
| 出生日期 = 1847年
| 逝世日期 = 1915年
=== 袁树勋 ===
袁树勋历任江苏高淳、铜山知县,1891年署理上海知县。1895年任江西景德镇知府,同年调任天津知府。1900年任湖北荆宜施道。1901年调任上海道台。1906年后历任江苏按察使顺天府尹、民政部左侍郎,山东巡抚。1909年任两广总督,呼吁开国会、消祸萌,不为清政府所采纳。次年辞官寓居上海。
== 1 人物简介 编辑 ==
袁树勋(1847年~1915年)湖南湘潭人,字海观,号抑戒老人。历任江苏高淳、铜山知县,1891年署理上海知县。1895年任江西景德镇知府,同年调任天津知府。1900年任湖北荆宜施道。1901年调任上
道台。1902年与驻沪领事团订立《会审公廨追加章程》,又直接参与《苏报》案的处理。1905年因英国陪审官德为门大闹会审公廨案与领袖领事及英国领事交涉。同年,上海地方绅士李平书等发起地方自治运动,建议创办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袁表示同情。不久善后工程局撤销,所有老城厢马路、电灯事宜均由总工程局承办。1906年后历任江苏按察使顺天府尹、民政部左侍郎,山东巡抚。1909年任两广总督,呼吁开国会、消祸萌,不为清政府所采纳。次年辞官寓居上海。
== 2 人物事迹 ==
袁树勋(1847-1915)湖南湘潭人。字海观,号抑戒,晚号抑戒老人。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随刘坤一在山海关办理军需。次年,以知府分发江西,会同上海法国总主教压制贵溪等县民众反对法国教会侵略。旋调任天津知府。光绪二十六年,为湖北荆宜施道。寻到沪任苏松太道。后宣布不准大米出口,并借用漕粮平粜,以缓和米价暴涨。光绪二十九年,通过租界当局造成“苏报案”,查禁《苏报》,逮捕章炳麟与邹容,并企图引渡,未成。年底,奉命宣布上海为中立区,照会日、俄两国,申明其军舰不得在中国沿江沿海口岸停泊、采运或作战。次年,依美国要求,禁阻发行在上海印刷的《安徽报》。向驻沪领袖领事提出杀害周生有的俄兵由中、俄两国会审。压制上海抵制美货运动。通知上海绅商集议筹办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试行地方自治。后任江苏按察使、顺天府尹、民政部左侍郎、山东巡抚、两广总督。宣统二年(1910年),辞职定居上海。[1]
政治腐败,贪污受贿成风,乃是清朝的顽症。举报官场此类恶风的奏折接连不断,但不见朝廷的果断措施。御史胡思敬奏云:“两广袁树勋,在湘潭侵吞捐款‘二三十万’;任上海道,以官款放债,盘剥私利,岁获‘七八十万’;在五大臣出洋经费内买镑汇兑,吞没‘数万’;及升任山东,临行在善后快径提‘十八万’;初在广东,扬言禁赌,得赌商贿‘三十万’,因以全省盐务交赌商包办,事成许再酬‘二百万’。”御史饶芝祥奏:“袁树勋设门丁,属僚晋见,‘未纳门包’者‘逾日不面’;犹任用私人,虚报业绩。两御史均要求查办。”然而,清廷以袁树勋已开缺,“从宽免议”了事。以此来看,袁树勋实非廉吏。
== 3 大闹会审公堂案 ==
1905年12月8日,已故官员黎廷钰的妻子王氏,带着15个女孩,并携行李百余件,乘坐长江班轮“鄱阳”号由四川到广州,途径上海。这15 个女孩里面有桂花、 文香、陈梅玉、王菊安、杨羊宝等,系王氏应广东亲戚所托,从四川买来的,都有买卖凭据。但当时巡捕房只片面根据镇江方面的来电,以为所系拐骗妇女,遂在码头以“拐骗人口”的罪名将黎王氏一干人拘捕,送往会审公廨审理此案,由会审公堂中国谳员关絅之、金绍城与英国陪审员副领事德为门( B.Twyman)进行共同审理。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