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汲水門大橋

增加 2,56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汲水門大橋'''<br><img src="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w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汲水門大橋'''<br><img src="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wp-content/uploads/2015/10/%E6%B1%B2%E6%B0%B4%E9%96%80%E5%A4%A7%E6%A9%8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ymedialab.com/talk/%E6%B1%B2%E6%B0%B4%E9%96%80%E5%A4%A7%E6%A9%8B%E9%81%AD%E6%92%BC%E9%A2%A8%E6%B3%A2/ 圖片來自symedialab]</small>
|}

'''汲水門大橋'''({{lang-en|'''Kap Shui Mun Bridge'''}})是[[香港]]一座大橋,屬於[[香港8號幹線|8號幹線]][[青嶼幹線]]的一部份,跨越[[汲水門]],將[[馬灣]]和[[大嶼山]][[青洲仔半島]]連接起來。大橋主跨長430米,連引道全長為820米,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汲水門橋及馬灣高架道路是直接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之中兩座重要的橋樑,屬青馬管制區範圍,[[隧道交通督導員|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介紹==
汲水門大橋於1992年12月21日動工,採用雙層設計,合約總值為港幣16.43億。由[[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前田建設]]、橫河橋樑公司和日立造船公司組成的聯合公司負責興建。橋的露天上層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兩條[[港鐵]][[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路軌,和兩條供緊急時(例如[[颱風]]吹襲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ref>{{cite web|url=http://www.hyd.gov.hk/tc/publications_and_publicity/publications/hyd_factsheets/doc/C_Kap_Shui_Mun_Bridge.pdf|title=汲水門橋及馬灣高架道路|location=[[香港]]|publisher=[[路政署]]}}</ref>汲水門大橋曾經是全球最長的行車[[鐵路]]兩用[[斜拉橋|斜拉式橋樑]],此紀錄於2000年被橫跨[[丹麥]]與[[瑞典]],主跨長490米的[[厄勒海峽大橋]]打破。

汲水門大橋雖然其中一端在馬灣,但下層只能直通青馬大橋,而上層因行車方向設計,在正常下亦只能直通青馬大橋,不能直接往返馬灣。因此[[珀麗灣居民巴士NR334線|往返馬灣和機場之間的居民巴士服務]],必須繞經青馬大橋並在青衣西北折返。

==大橋資料==
汲水門大橋離海面高度47米,而[[橋塔]]高度則為150米。重量方面,結構鋼重量4,800公噸,混凝土重量則為73,000立方米,使用期達120年。

*主跨:430米
*總長:820米
*橋塔高度:150米
*淨高橋底通航:47米
*設計及建造期:54個月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