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桐城派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桐城派.jpeg|有框|右|<big>桐城派(蜡塑像)</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904/88b529599c094c63aa6e1b818a65366b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3517122_39144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等,皆为[[安徽]]桐城人。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ref>[https://www.sohu.com/a/423223460_120493279 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是指哪八位?] ,搜狐,2020-10-08</ref>散文。讲究" 义法'' ,主张" 义理" 、考据、词章'' 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清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247,4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