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廉·华兹华斯

增加 24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William Wordsworth
| 图像 =
[[File: 威廉· 华兹华 斯01.jpg| 有框缩略图|居中|威廉·华兹华斯01]][httpshttp://timgsaimg.baidukongfz.comcn/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097366938&di=7317377b50bc5ef996167958c8786530&imgtype=0&src=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40801%2F20140801092400-204364900520180507/1925980/WAwRVixnT6_b.jpg 原图链接] [httpshttp://imagewww.baidukongfz.comcn/search31746940/pic/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8D%8E%E5%85%B9%E5%8D%8E%E6%96%AF&step_word=&hs=0&pn=2&spn=0&di=371640339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356771183%2C1229303298&os=616409509%2C2781903928&simid=3367199989%2C284973030&adpicid=0&lpn=0&ln=1940&fr=&fmq=1544087156900_R&fm=result&ic=0&s=undefined&hd=0&latest=0&copyright=0&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40801%2F20140801092400-2043649005.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wthj_z%26e3Bf5257_z%26e3Bv54AzdH3Fin0n989_z%26e3Bip4%3Ffr%3Ds8ccc8n0dl&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selected_tags=0 来自 明星 孔夫子 网]]]
| 图像说明 = 华兹华斯|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1770|04|07}}
}}
'''<big>华兹华斯</big>''',(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1] ,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SkyBlue; color:black;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类别||详细介绍|||-----|中文名称||威廉·华兹华斯|||-----|外文名称||William Wordsworth|| |----- | 国籍 || 英国|| |-----逝世 |出生 日期 1850||1770-04-2307|| |-----|职业||诗人 |||----- | 毕业院校 || 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逝世日期||1850-04-23 ||外文名称 William Wordsworth|----- | 代表作品 || 《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她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水仙花》||出生日期 1770|----04-07职业 诗人中文名称 威廉·华兹华斯 | 主要成就 || 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推动了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当选桂冠诗人 |||----- |}
== 诗人生平 ==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后来她也成为了诗人。一直与他作伴,终身未嫁。
[[File: 《水仙花》七姐妹 - 威廉·华兹华斯.jpg|缩略图| | 《水仙花》七姐妹-威廉·华兹华斯|[https://goss.veer.com/creative/vcg/veer/800water/veer-150485236.jpg 原图链接][https://www.veer.com/photo/150485236?utm_source=360&utm_medium=imagesearch 来自veer选网]]]
== 创作生涯 ==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德国小住,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1802年10月,华兹华斯和相识多年的玛丽·郝金生结婚。
“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98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从拥护法国革命变成反对,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寻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诗歌合集题名为《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时,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
[[File: 《抒情歌谣集》英国怀河河畔.jpg|缩略图| | 《抒情歌谣集》怀河河畔-威廉·华兹华斯1798年重游此地|[https://b-ssl.duitang.com/uploads/item/201509/08/20150908110517_eW4xP.thumb.1300_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duitang.com/people/mblog/445492952/detail/ 来自堆糖网]]]
在《决心与自立》(Resolution and Independence,1802年)一诗中,华兹华斯描写了一位年老体衰却要不停奔波劳作的捞水蛭人。
对于中国读者,华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读英文的人当然都看过他的若干小诗,如《孤独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但不懂英文的人却对他的诗没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哲理诗比叙事诗难译,而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也就更不好译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国内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就已对他有了反感。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中国并不罕见,他的思想也类似老庄,因此人们对他无新奇感。但华兹华斯是值得一读的。除了历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许多优点,例如写得明白如话,但是内容并不平淡,而是常有神来之笔,看似普通的道理,却是同高度的激情结合的。法国大革命就曾深深激动了他,使他后来写下这样的名句:
[[File:《 露西》抒情歌谣集》01.jpg|缩略图|左|《 露西》抒情歌谣集》01|[http://baike.zidiantong.com/file/2011/1b0d4f0f4aa9716b6059f3b7.jpg 原图链接][http://baike.zidiantong.com/w/weilianhuacihuasi62152.htm 来自字典通网]]]
幸福呵,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因而英美评论家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File:威廉·华兹华斯故 居1.jpg|缩略图|右| 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故居|[http://b1-q.mafengwo.net/s6/M00/D0/AE/wKgB4lMJ9u6AHaThAAszmxsdJNk65.jpeg?imageMogr2%2Fthumbnail%2F%21690x370r%2Fgravity%2FCenter%2Fcrop%2F%21690x370%2Fquality%2F100 原图链接][http://www.mafengwo.cn/poi/16375.html 来自马蜂窝网]]] 
== 主要作品 ==
4,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