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文治

增加 28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Wenzhi Tang
| 图像 =
[[File:唐文 治2治12.jpg|缩略图|center|[httpshttp://pic.baikep4.sosoqhimg.com/p/20091208/20091208162136-1980361373t01f133140e2dd836f4.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pic.sogou.com/PicBooklet.vpics?relateImageGroupIdsp=77040501&lemmaIdquery=7101607&now=https%3AE5%94%90%E6%2F96%2Fpic.baike.soso.com87%2FpE6%2F20091208B2%2F20091208162136-1980361373.jpg&type=1#simple_0 BB 来自搜狗]]]
| 图像说明 = 唐文治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65年
| 知名作品 = 茹经堂文集<br> 十三经提纲 <br> 茹经先生自订年谱
}}
[[File:唐文治.jpg|350px|缩略图|右|'''唐文治作品集'''[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0618/61473da13d964eb09edb0427062757f4.jpe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94%90%E6%96%87%E6%B2%BB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
[[File:唐文治12.jpg|缩略图]]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清同治四年 (1865 年 ) 十月十六日生,原籍江苏太仓,民国元年 (1912 年 ) 定居无锡。父亲唐若钦为清贡生,以课徒教书为业。唐文治自幼从父攻读经书, 14 岁读完五经。 16 岁入州学,从师太仓理学家王紫翔,潜心研读性理之学及古文辞。 18 岁中举。 21 岁进江阴南菁书院,受业于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的门下,从事训诂之学。
== 人物简介 ==
唐文治的办学思想是“尚实”。为了使学生免受“学而优则仕”的旧教育思想影响,他常常勉励学生,要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鹄的”,“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的专门人才。同时,重视体育也是他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他认为,体育“不仅足以发展学生之体力,并足以引起热心,增进智能”。亲自主管体育,悉心提倡。当时,开展体育运动项目之多,各运动队水平之高,居上海各大学之首位,名扬海内。他重视国文教学,针对当时教育界有些人强调“西学”而轻视国文的偏向,增设国文科,并成立了国文研究会。他也深知,学习西方科技,必须掌握外语,“方能窥其精奥”,次年又设立西文科,让学生补习英、德、法和拉丁文,并成立英文大会。他尤其重视的是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是基础,学问为屋宇墙垣。未筑基础的屋宇墙垣,势必在风雨飘摇中不能久固。并认为道德准则寓于经学中,经学是区分一切是非的永恒的标准,他亲自向全校学生讲授经学,十多年从不间断。他编的课本有《曾子大义》、《国文阴阳刚柔大义》、《大学大义》、《中庸大义》、《论语大义》、《孟子大义》等;并编了《人格》一书,作为道德教育的范本。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告捷,11月4日上海光复,他站在革命师生一边。并与在沪的张謇、伍廷芳等诸名流致电清摄政王,劝清室自动退位,改行共和政体。并在师生中率先剪去辫子,宣布学校改名南洋大学堂。民国6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曾授予二等嘉禾章。但当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礼教,也冲击着他的道德观和“保存国粹”思想,当学生高呼“打倒孔家店!”砸烂孔子牌位时,他痛心疾首,把学生领袖而且是受他多年熏陶的优秀学生侯绍裘秘密开除出校。他自己也以“目疾日深,学风不靖”为由辞职。旋被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聘为校长。
唐文治一生作风正派,严于律已,为发展教育事业勤奋工作近半世纪。上海解放初,曾受到陈毅市长的接见。
==视频==
===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直播介绍===
{{#iDisplay:w3107mfhfoh|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