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馮雪峰

移除 47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馮雪峰
| 外文名 = FengXueFeng
| 图像 =
 
[[File:馮雪峰1.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a1d99cf5e5314352.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5734423-5947167.html 来自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馮雪峰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63|04|27}} 1903年6月2日| 出生地点 = 中国香港 浙江义乌|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8|11|03|1963|04|27}} 1976年1月31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蓝精灵 原名冯福春,笔名画室、洛扬| 职业 = 演员 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知名作品 =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br> 大时代 <br> 万家传说 <br> 家有娇妻 《湖畔》、《雪峰文集》等
}}
冯雪峰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文化人物|政治人物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 '''冯雪峰'''(1903年6月2 语,1926年开始翻译 -1976年1月31 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结识了鲁迅 ) 编辑出版《萌芽》月刊 原名福春 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 笔名雪峰、画室 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 洛阳等 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1937年回家乡,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 浙江义乌人。现 之死》。1941年被捕,1942年11月下旬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 著名诗人、 文艺 界抗敌协会工作 理论家
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结识了鲁迅,编辑出版[[《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春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1937年回家乡,创作反映长征的长篇小说[[《卢代之死》]]。1941年被捕,1942年11月下旬被营救出狱。1943年到重庆,在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 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后调北京,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 《文艺报》 ]] 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1954年因 [[ 《红楼梦》 ]] 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患肺癌去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冯雪峰
 
外文名称
FengXueFeng
 
别名
原名冯福春,笔名画室、洛扬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义乌
 
出生日期
1903年6月2日
 
逝世日期
1976年1月31日
 
职业
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毕业院校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信仰
中国共产党
 
主要成就
左翼文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代表作品
《湖畔》、《雪峰文集》等
性别
目录
3故居
4著述作品
== 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年表== 冯雪峰= [[File:冯雪峰2.jpg|冯雪峰px|缩略图| 冯雪峰]]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生于浙江义乌赤岸乡神坛村。
1925年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自修日语。并发表作品新诗片《原火》、散文《柳影》。
1926年,首次拜访鲁迅。并发表译作 [[ 《花子》 ]] 、《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艺状况。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遭通缉,避难於未名社近三个月。同时发表作品有散文《月灾》、《诗人祭》,译作《新俄文坛的现势漫画解说》、《新俄的曙光期》、 [[ 《苏俄的二种跳舞剧》 ]] 及译诗《墓碑铭》。
1928年 2、3月间,离开北京到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工作。
1928年7月,回义乌,任城区支部书记。11月,受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通缉,离开义乌到上海。作品有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译作《我们的一团与他》、《妄想》、 [[ 《枳华集》 ]] 及译诗《家》。
1929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并成为30年代左翼文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这一时期 ,主编或参与编辑《萌芽月刊》、《巴尔底山》、《前哨·文学导报》、 [[ 《十字街头》 ]] 等左联机关刊物。继续编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参加了与各色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团体、文学主张的论战。
1929年迁居景云里茅盾家中,与鲁迅过从密切。与中共江苏省委恢复组织关系,在上海闸北区委所属第三街道支部过组织生活。并与以前的学生何爱玉结婚。译有作品《流冰》(诗集)、《作家论》、《艺术之社会的基础》、《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论迭更斯》、《科学的社会主义之梗概》、《论法兰西底悲剧与演剧》、《海外文学者会见记》、《现代欧洲艺术及文学底诸流派》、《艺术与社会生活》、《现代法兰西文学上的叛逆与革命》、《文学译论》。
1930年 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为发起人之一。参加"左联"成立大会,会后整理鲁迅在会上所作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930年5月鲁迅迁入虹口拉摩斯公寓(今四川北路2099号),他随即也迁入该公寓地下室。译《艺术社会学之任务及诸问题》、《艺术学者弗理契之事》、《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法兑耶夫底小说》、《论新兴文学》、 [[ 《现代欧洲无产阶级文学底路》 ]] 、《现代欧洲的艺术》。
1931年"左联"五烈士牺牲后,他调任为左联党团书记,与鲁迅编辑出版《前哨》,纪念五烈士;他将瞿秋白介绍给鲁迅,促使鲁迅和瞿秋白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帮助丁玲筹办《北斗》月刊。
1950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和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常务委员[7] 等
 
冯雪峰
冯雪峰。兼任《文艺创作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任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著有《谈谈杂文》、《思想的才能和文学的才能--鲁迅逝世十四周年》、 [[ 《鲁迅著作编校和注释的工作方针和计画方案》 ]] 、《"要在朝鲜怎么办呢?"》。
195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8] 。重新写作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著有电影剧本《上饶集中营》,论文《鲜血记录的历史第一页》、《关于〈鲁迅日记〉影印本》、《党给鲁迅以力量》、《回忆鲁迅》、《怎样读鲁迅的杂文》等。《鲁迅和他少年时代时候的朋友》出版。
30,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