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Core微架构

增加 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730e0cf3d7ca7bcb2833d24abe096b63f624a80e.jpg|缩略图|居中|[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30e0cf3d7ca7bcb2833d24abe096b63f624a80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Core%E5%BE%AE%E6%9E%B6%E6%9E%84 来自 百度 搜狗 的图片]]]
|-
|}
'''Core微架构 ''' (Core Micro-Architecture),通常把“Core”直接音译为“酷睿”,Core微架构拥有双核心、64bit指令集、4发射的超标量体系结构和乱序执行机制等技术,支持包括SSE4在内的Intel所有扩展指令集,在功耗方面也将比先前产品有大幅下降。基于 Core微架构的移动平台的产品代号为“Merom”,桌面平台的产品代号为“Conroe”,而服务器平台的产品代号为“Woodcrest”。采用Core的处理器将采用统一命名,Conroe以及Merom都将采用相同的命名方式——Core 2 Duo,Woodcrest将命名为Core 2 Extreme,以区分于普通桌面/笔记本处理器产品。
=='''简介'''==
Core微架构是由Intel位于以色列海法的研发团队负责设计的。该以色列团队早在2003年就因为设计出兼具高性能与低功耗的 Banias 处理器而闻名天下,Core 微架构也是他们在 Yonah 微架构之后的最新杰作。Core 微架构很早就出现在 Intel 的计划之中了,早在2003年夏天 Intel 就曾经隐约提到过,原定是 Centrino 平台的第三代 Napa 平台后期和第四代 Santa Rosa 平台所采用的处理器。没想到由于 NetBurst 微架构的失败,Core 微架构被 Intel 改弦易辙,推上前台,被赋予了取代 NetBurst 微架构、一统桌面、移动与服务器平台的历史使命。 Intel 的新核心已经拥有多个名字。以色列团队在设计之初,采用 Merom 作为开发代号。Merom的原意是约旦河附近的一个湖,这也是 Intel 的一个有趣的习惯——采用研发团队居住地附近的地名作为产品的开发代号。然后,Intel 在2005年开始大规模宣传该微架构的时候,把它描述为“下一代微架构”(Next Generation Micro-Architecture,简称NGMA)。而在2006年的IDF大会上,Intel 把它正式宣布为“Core 微架构”(Core Micro-Architecture)。=='''评价'''==
因此可以说Core微架构是Intel在Yonah微架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的下一代微架构,采取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2个核心共享4MB或2MB的 二级缓存,其内核采用高效的14级有效流水线设计,每个核心都内建32KB一级指令缓存与32KB一级数据缓存,而且2个核心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 可以直接传输数据。每个核心内建4组指令解码单元,支持微指令融合与宏指令融合技术,每个时钟周期最多可以解码5条X86指令,并拥有改进 的分支预测功能。每个核心内建5个执行单元,执行资源庞大。采用新的内存相关性预测技术。加入对EM64T与SSE4指令集的支持,支持增强的 电源管理功能,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和硬件防病毒功能,内建数字温度传感器,还可提供功率报告和温度报告等,配合系统实现动态的功耗控 制和[[散热]]控制。<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57860/1067RJdLe8f5fhzJhp-xGRdyBd178vQgibEDvxIl7PLuvxs6eK4br_Zc6O3Tl79B7utlaR99EClz8PQ-hqS0LK5QhA--zoPqjIji Core微架构] 百度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41,2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