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賈誼

增加 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賈誼故居==
[[File:賈誼故居1.jpg | thumb | 300px | left |賈誼故居 <br> [https://kknews.cc/history/b4ozoaj.html 原圖鏈接] ]]
[[File:賈誼故居2.jpg | thumb | 300px | left |賈誼故居 太傅 井 <br> [https://kknews.cc/history/b4ozoaj.html 原圖鏈接] ]][[File:賈誼故居3.jpg | thumb | 300px | left |賈 太傅祠 <br> [https://kknews.cc/history/b4ozoaj.html 原圖鏈接] ]]賈誼在 [[ 長沙 ]] 的故居 一直被保留下來,相傳 [[ 南北朝 ]] 時還遺留他挖的井、他的石坐床和親手栽種的柑樹。到了宋代他的故居被改建成賈誼祠。明清時更在祠中增祀屈原,改為屈贾祠,至今仍是供人憑弔的古蹟。賈誼故居在太平街南段東側,是公元前177年到前174年賈誼任長沙王太傅時之居所。兩千多年裏,賈誼故居屢毀屢建,但一直以太傅井為中心,位置未曾改變。 院中左側有一口古井,相傳是賈誼所鑿,稱 [[ 太傅井 ]] 。太傅井保存了兩千多年,也是中國保存時間與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口古井。 [[ 杜甫 ]] 的詩現在列於井兩側的亭柱上:「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太傅井也因此又稱為「長懷井」。故居內的主要建築為 [[ 賈太傅祠 ]] ,內供奉賈誼銅像及其著作。門外石柱上對聯:絳灌亦何心,辜負五百年民士;沅湘猶有恨,憑弔千萬古騷人。門口對聯:庭列瑤階,林挺瓊樹;榮曜秋菊,華茂春松。<ref name="故居">{{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b4ozoaj.html | title= 攝游見聞 游長沙賈誼故居 故居不大 但應有盡有 值得一游 | language=zh | date=2017-09-01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6}}</ref>
==成就==
贾谊虽然早逝,但其文采与见识深受后人赞叹。[[司马迁]]在《[[史记]]》中作《屈原贾生列传》;《[[汉书]]》也有《贾谊传》。后来的文人对他的评价极多,唐代[[裴度]]〈寄李翱書〉:“賈誼之文,化成之文也,鋪陳帝王之道,昭昭在目。”。台灣作家[[柏楊]]在翻譯《[[資治通鑑]]》曾寫道:“治安策原文,已不可得。[[司馬光]]在殘篇中,摘錄他認為重要的部份,連‘六個長嘆’,都不能完整。”
毛澤東在讀 [[ 王勃 ]] 《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寫的批語裏提到賈誼,毛澤東說賈誼在歷史學和政治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古時的秦漢專家,是「英俊天才」此外,毛澤東寫了兩首以賈誼為題的成力題的詩。 其中一首是《七絕,賈誼》: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第一句化用 [[ 李商隱 ]] 《賈生》中的「賈生才調更無倫」句,讚美賈誼的才氣。第二句「哭泣情懷」指賈誼在《治安策》中陳述國家境況「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等,表現出賈誼對西漢社稷披肝瀝膽的忠誠。「吊屈文」指的是賈誼曾寫過《吊屈原賦》。賈誼被貶為長沙太傅後,深感自己的命運和屈原類似,忠而見疏,感同身受,乃作《吊屈原賦》。毛澤東在這裏將 [[ 屈原 ]] 和賈誼並提,即深沉地惋惜他們不得施展才華,又深切地批判了歷史對傑出人物的不公對待。第三句指的是賈誼被貶為長沙太傅以後,遇到梁懷王不幸墮馬而死的事情,因此百般自責,認為自己「為傅無狀」,於是竟憂鬱自傷而死。在第四句里,毛澤東非常讚賞賈誼的才華,認為他哀傷而死很不值得。<ref name="毛澤東評價">{{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nbnymk8.html | title= 西漢時期誰創作了《治安策》和《過秦論》,有何評價呢? | language=zh | date=2018-10-19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06}}</ref>
==參考文獻==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