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家倫

增加 7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羅家倫.jpg | thumb | 300px | 羅家倫 <br> [https://read01.com/xdBQ4K.html#.XGDYFlPRAlI 原圖鏈接] ]]
 
'''罗家伦'''({{bd|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catIdx=L羅}}),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教育家]],[[历史学家]],“[[五四运动]]”的命名者。
==經歷==
1897年12月21日生。少承庭训,习读文史, 后曾 四歲進入私塾讀書,十五歲 就读于[[南昌]]英文夜校 學習外文 、[[上海]][[复旦公学]] 。[[1917 。1917 ]] 以作文滿分考入[[國立北京大学]]文科<ref>[[胡適]]批閱羅家倫的作文試卷時,激賞的給了滿分,但招生委員會卻發現他數學零分,其它學科平平。 最後由[[蔡元培]]同意破例錄取。</ref>, 期间曾主编 當時的校長是他的同鄉蔡元培,所以羅家倫也因此成為了蔡元培的學生。1918年,羅家倫和傅斯年等人創辦 [[新潮 (中国杂志)| 新潮]] 》月刊 ,1919 ,主要針對反封建、反侵略等發表一些看法和文章,同時也竭力主張民主和獨立。1919 年[[五四運動]]中,撰写《北京學界全體宣言》,为学生领袖之一。[[ 1920年]] 赴[[美國|美]]留学,先后于[[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接着游历欧洲[[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在四大国五名校研读七年,专治[[历史]]与[[哲学]] 。[[1926 。1926 ]] 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稍后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战地政务委员兼教务处长,曾任[[中國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教务主任、代教育 长。 1928年8月,[[清华学校]]更名[[國立清華大學]],出任首任校长,期间整顿教育,裁并冗员,精简机构,罗致优师,重視教育,招收女生,扩建學校,卓有成效。 1932年8月,出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當時中央大學數易校長,校內局勢動盪。羅家倫到任之後,大刀闊斧地開始改革教育制度,使中央大學平穩地渡過了一個動盪期。羅提出“诚、朴、雄、伟”的校訓,把“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设为中央大學的使命;此后虽历经抗战西迁重庆,中央大学仍蓬勃发展,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经费曾一度相当于其他四所中国名校的总和,全国名校联考三分之二的学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 1941年,由於羅家倫的獨斷專行,被校內師生聯名反對,他請辭中央大學校長一職,出任[[滇]][[黔]]党政考察团团长、西北建设考察团团长、[[监察院]]首任[[新疆省]]监察使。[[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备会议代表,1949年班任中國首任驻[[印度]]大使兼世界各国驻印使节团团 长。
[[1928 1949 ]]8月,[[ 清华学校]]更名[[國立清華大學台灣|臺]], 出任首任校长,期间整顿教育,裁并冗员,精简机构,罗致优师,扩建设施,卓有成效。[[1932年]]8月, 先後 出任[[ 国立 央大学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校长,广揽名师,兴办学科,兴建校舍,延南高东大时期之校风提出“诚 朴、雄、伟”的学风,把“创造有机体的 族文化”设为中大的使命;此后虽历经抗战西迁重庆, 中央 大学仍蓬勃发展,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经费曾一度相当于其他四所中国名校的总和,全国名校联考三分之二的学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评议委员、國民黨党史会主任委员、[[1941年]]调离 大,曾出任[[滇国笔会]][[黔]]党政考察团团长、西北建设考察团团 长、[[ 监察 考试 院]] 首任[[新疆省]]监察使。[[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副院长、[[ 联合 教科文组织史馆]] 筹备会议代表、首任驻馆长等职。1969年12月25日在[[ 印度台北]] 大使兼 界各国驻印使节团团长 <ref name="壹讀">{{cite web |url=https://read01.com/xdBQ4K.html | title= 清華首任校長羅家倫的介紹及其相關作品 | language=zh | date=2016-07-14 | publisher=壹讀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11}}</ref>
[[1949年]]到[[台灣|臺]],先後出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中央评议委员、國民黨党史会主任委员、[[中国笔会]]会长、[[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1969年12月25日在[[台北]]逝世。
== 參考資料 ==
{{reflist}}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