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增加 31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jpeg|有框|右|<big>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学院(会议)</big>[https://eco.muc.edu.cn/__local/A/51/9F/3FF8107579EB54B21AFC31C24C2_260386AA_14151C.png 原图链接][https://eco.muc.edu.cn/info/1125/2666.htm 来自 中央民族大学 的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历来强调要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早在20世纪60年代,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经济是不行的”。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总体中的重要部分,民族地区经济不发展,中国的经济就不可能持续、稳固的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年11月下旬,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联合召开了“民族问题理论座谈会”,会议的重点论文“民族问题和四个现代化”一文,明确地将民族问题同四个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会议还提出了“民族问题学术研究必须坚持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1979年3月,在北京的全国经济科学规划会议上,中央民族学院的代表论证了加强研究[[少数民族]]经济的意义,建议在全国经济科学发展规划中增设“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这一建议被会议采纳并列为全国经济科学发展规划(1978—1985)的第27个学科(为当时确定的30个学科之一)。同年9月份,在中央民族学院召开的庆祝国庆三十周年[[学术]]会上,施正一教授进一步说明了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的、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民族经济学”新学科。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知名学者如:于光远、牙含章、张养吾,以及杨静仁、杨东生、胡嘉宾等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1980年3月,经国家民委党组会议批准,开始筹建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同时筹建成立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一年多以后,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正式成立。至此,一个以研究民族经济基础理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主线的的新兴学科在中华大地的泱泱学海中诞生了。
714,2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