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卡尔·耶勒鲁普

增加 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生平简介 ==
卡尔·阿道夫·耶勒鲁普(Karl Adolph Gjellerup,1857-1919)丹麦作家。<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ar624siadddcls8.html 卡尔·耶勒鲁普]名人简历,</ref>
1857年6月2日出生于丹麦西兰岛的洛霍尔特市一个乡村牧师家庭,3岁丧父,过继给他母亲的堂兄弟比杰抚养,后全家迁至哥本哈根居住。继父是新教牧师兼诗人和学者,他的渊博知识对小吉勒普的心智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吉勒鲁普初中毕业后,
== 创作历程 ==
吉勒鲁普虽然曾经是神学院学生,但他早期的作品却是比较激进的,<br> 1878年以《一个观念论者》开始写作生涯。书中写一个博学的青年反抗神话和建制化的宗教,主张人的精神属于宇宙,灵魂属于理念。<br> 1881年出版的诗集《红山楂》和1882年出版小说《日耳曼人的弟子》,后者是一本具有强烈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写一个年轻牧师最后成为激进党议员的故事,实际是作者转变政治态度和宗教信仰的宣言。此后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期,此后发表的短篇小说《罗姆卢斯》<br> (1883年)和《吉——杜尔》(1883年)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带有屠格涅夫作品的色彩。他从德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又成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积极反对者,他模仿德国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创作。<br>
1884年写的《古典之月》和1885年写的《漫游之年》宣布了同现实主义的决裂而转向浪漫主义,他仿效席勒创作了大型悲剧《布伦黑尔》(1884)。此后他写的大量诗歌和剧本都充满浪漫主义。其中只有1889年写的小说《敏娜》和1896年写的小说《磨坊》思想性和艺术性比较好。《磨坊》写磨坊主发现妻子在磨坊同情人私会,出于嫉妒,开动磨石将妻子和情人压死,自己最后也自杀身死的故事,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作品。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