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丰子恺

移除 9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丰子恺]] ({{bd|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又被稱為“圓通大師”、“ 有德行的人”。
丰子恺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漫画之父”丰子恺擅写意人物小品,寓意深邃,含蓄隽永。用笔刚劲拙朴,用色沉着单纯,对比强烈,天趣盎然。
==生平==
1898年11月9日([[清德宗]][[光緒]]24年9月26日)<ref>豐陳寶、豐一吟編,《豐子愷文集》文學卷,卷7,頁836,杭州:1992年。</ref>豐子愷在[[ 浙江]] 省[[石門縣 (浙江省)|石門縣]]石門灣(今[[ 桐鄉市]] )出生。家族祖籍浙江[[鄞县]],先祖豐仲顏在[[ 朝|明]] 末自[[宁波府]]鄞县迁居石门<ref>{{cite web|url=https://read01.com/Oo8BdG.html |title=桐鄉「百家姓」你排第幾? |publisher=壹讀 |date=2014-05-15}}</ref>,在故鄉開了一家染坊,父親豐鐄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他是長男,排行第七,有六個姊姊、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但兩弟弟皆早夭。
豐子愷在讀師範時期,有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上李叔同教授畫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點與鼓勵下,豐子愷一方面努力寫生,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並學習繪畫理論。也向李叔同學習音樂,苦練鋼琴。夏丏尊當時在[[ 浙江第一師範]] 本任舍監一職,後改任為國文老師。夏丏尊以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准講空話,要老實寫」。
1919年,豐子愷自[[浙江第一師範]]畢業,出國深造學習美術是他的理想。於是他賣祖產,並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錢,並到[[東京]]展開他的留學生涯。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後,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 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
豐子愷在[[日本]]遊學10個月,盤纏用盡後不得已返國。回國後迫於家計他再執起教鞭,授課講學。平日在教學之餘,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豐子愷創作漫畫的動機,先是因校務會議過於無趣之餘,他便觀察同事不同的姿態,回宿舍後畫成圖稿,頗覺有趣,便開始嘗試其他內容。[[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我們的七月》,他便向豐子愷要了張畫,刊登在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圖畫題目為「人散後,一勾新月天如水」,引起在[[ 上海]] 辦《[[ 文學周報]] 》的鄭振鐸的注意。
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定了「子愷漫畫」的標題。1945年[[ 爭|抗戰]] 勝利以後,豐子愷回到杭州定居。1949年到[[香港]]舉行畫展。1930年,母亲去世后,丰子恺住到了嘉兴。<ref name=":0">{{Cite book|title=丰子恺年谱长编|last=陈|first=星|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year=2014|isbn=978-7-5161-5096-2|location=北京|pages=576}}</ref>1932年秋天,丰子恺用版税和开明书店的分红,得以在家乡石门湾建造真正的缘缘堂。<ref name=":0" />后往返于石门湾和杭州之间,1937年抗战爆发,从江西一路逃到桂林,后居重庆,至1946年9月15日才返回上海,辗转多地,先暂居杭州西湖招贤寺,1947年3月11日迁入杭州静江路(今北山路)85号小平房,称“湖畔小屋”。<ref name=":0" />1948年9月27日访问台湾,11月23日在厦门住四个月,画《护生画集》,1949年4月底回到上海。<ref name=":0" />
1954年,首屈一指的[[ 上海市中國日語學院]] 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和唯一一位教師。
1960年,[[上海中國畫院| 上海市中國畫院]] 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1961年到1965年,他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小說《[[ 源氏物語]] 》(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幼女豐一吟協助。1966年[[ 文化大革命]] 爆發,他蒙受屈辱;背著莫須有的罪名,遭批鬥、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年8月,癌症病發(9月診斷為右葉尖[[ 肺癌]] );並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同年9月15日12時8分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享年76歲。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書面通知送交長子[[豐華瞻]]。
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8-11/images/201811131315555844.png
http://www.musiceol.com/news/html/2018-11/201811131317416064125.html
5,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