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湛之

增加 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朱湛之
| 图像 =
[[File:朱湛之.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p1.baikessl.sosoqhmsg.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t01d9678c55a0d53cb1.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so.com/ugcdo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957078-5712053786170022.jpg/0 html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05
| 逝世日期 = 1950年6月10日
| 职业 = 政治 地下党
}}
=== 朱湛之 === ''' 朱谌之 ''' (1905—1950),女,又名朱枫;出生浙江 [[ 宁波府镇海县 ]] 名门。是一名地下党员。1950年6月10日16点30分,朱谌之在台北马场町被处死刑 
== 生平经历 ==
父系富商,曾任宁波渔商工会会长。舟山渔场汛期,朱放本投资沈家门、岱山鱼行;汛期结束,按股返本分红。朱谌之少时多次随父母亲人来过定海、沈家门和普陀观音圣地。她在 [[ 宁波 ]] 月湖女子师范求学时,与同学 [[ 陈修良 ]] (鄞县人,曾留学苏俄,后为沙文汉夫人,南京解放前夕为中共地下党市委书记)、 [[ 金维映 ]] (即阿金,定海岱山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 李铁映 ]] 生母)志趣相合,交往亲密,受陈、金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其女师同学包稚颐,后嫁与 [[ 沙孟海 ]] (鄞县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法大师)为继室,朱与沙很熟,她原名朱桂凤,是沙孟海为她改名朱谌之。
[[1927年 ]] ,朱嫁去 [[ 沈阳, ]] 为时任奉天兵工厂总工程师陈傅良(宁波人)续弦夫人。生女陈倬如(后改名朱晓枫,为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陈前妻逝后留下二子二女,朱亲切抚爱之。1932年,陈傅良病故,朱在镇海娘家孀居。七七抗日军兴,谌之毅然投身抗敌救亡洪流,离开富裕家园转辗于 [[ 武汉、桂林、 ]] 湘北、皖南、上海诸地,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文化及财经工作。还曾奉派在 [[ 浙江金华 ]] 协助李友邦将军组建台湾抗日义勇队活动。均表现优异。其间,与 [[ 共产党员 ]] 朱晓光结婚,生子朱明。
[[1945年2月 ]] 在上海,经徐雪寒(后曾任外贸部副部长)、史永(曾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二人作介绍,被批准为共产党员。在上海党所经营的商贸、金融单位工作,周旋于财经和国民党党政军警上层间。1948年,又奉派到香港合众贸易公司任职,它实际是党的秘密机关。朱主要仍作统战及情报工作 。1949 。[[1949 年10月1日 ]] ,新中国诞生。 [[ 李晓光 ]] 随野战军南下,已在 [[ 上海,任新华书店 ]] 经理。谌之已接调回上海工作的通知,即可和夫君子女欢聚。
此时,为早日攻取 [[ 台湾 ]] ,中共中央华东局和总参谋部急需选派干员赴台湾,在 [[ 蒋介石 ]] 统治心脏做情报联络。考虑到朱谌之地下工作经验丰富,机智灵活。更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掩护条件,朱作为继母,其女陈莲芳和婿王朴(王昌诚)俱系军统干部,王朴时任台湾省警务署电讯管理所主任。谌之妹和妹夫都在台蒋情治部门工作。决定委朱此项重大 [[ 绝密使命 ]] ,谌之毅然受任。
1949年11月25日,朱自香港维多利亚码头登轮赴台。按上级约定,朱先和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 [[ 蔡孝乾 ]] (台湾彰化人,老 [[ 红军 ]] ,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接头。随即,朱和台湾国防部主管参谋、作战的次长(副部长)吴石中将秘密会见四次,传达上级党接应解放军的指示。吴石向朱详细提供了台湾军事防务绝密情况,并交朱有关台湾战备防御抗登陆计划、大小金门兵力、兵器配置几文件胶卷。 [[ 朱迅 ]] 将文件,照相胶卷,由专任交通员送香港;不久,它就由华东局情报部和总参作战部妥收运用。
入1950 入[[1950]] 年初,朱在台使命已全完成, [[ 正将 ]] 动身离台返香港回上海。1950年1月14日,她托一富商朋友带信上海家中,只一句七个字:“凤(朱原名桂凤)将于月内返里”,她朝盼梦忆的在已解放的祖国大陆与亲人团圆,迅可实现。此时全国大陆已解放,面临人民解放军势将大举攻取台湾,台蒋情治特务部门加强侦缉活动。从各种线索及邮检动态追寻共产党活动踪迹。蔡孝乾在高雄被捕。保密局从蔡的笔记本上查见有吴石的名字。蔡当然知道吴石与朱谌之曾会见过,但含糊应付,那时候,以抓到“台湾共匪巨首”, [[ 保密局 ]] 内上下争功,情特各部竞相插手,蔡孝乾乘机以引导捕人为由,于1950年1月6日夜间从台北市武昌街人群中逃跑,蔡脱逃后,迅即设法通知朱谌之快逃,吴石派其副官 [[ 聂曦 ]] 中校送朱“特别通行证”,朱搭乘军运飞机先逃至舟山;再设法逃回上海(舟山是1950年5月17日才解放的)。
舟山,是谌之旧游故地,本来,以渔商公会会长之女,乘帆船船赴上海并无难办。可奈其时登步岛战斗后,国共两军隔海对阵,战争气氛紧张。舟山本岛有国军四个军军部驻屯,岗哨密布,特务四出。朱乃装病,住进沈家门私立存济医院,以待机。而特务魔爪追踪目标,1950年2月18日(农历新年初二),谌之为保密局浙江站少将站长沈之岳和浙江省政府警保处长兼舟山防卫司令部稽查处长庄心田所捕获,朱曾吞金项链自杀,被敌发现,未成,旋被用军机押送台湾。
原先保密局从蔡孝乾笔记本查见吴石名字,仍仅是怀疑;所以, [[ 毛人凤 ]] 在向蒋介石报告时,只略提及。而毛向参谋总长周至柔回报较详细,周令毛人凤先侦查求证。有专案小组组长谷正文少将(香港机场爆炸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欲炸死出席亚非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就是谷正文所策划指挥)访吴石夫人,伪称自己是吴石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的老部下,多承老长官提拔照顾……以关心为幌子,骗、诈、套知吴石曾会过朱女士;迨蔡孝乾逃脱后在嘉义县奋起湖再被捕,在保密局刑讯加利诱下,这个有着25年党龄、参加过2万5千里长征的家伙终于变节,彻底叛党投蒋供出一切。
军统 [[ 大特务 ]] 庄心田、 [[ 谷正文 ]] 都著文,大吹自己如何破“匪谍”为党国立奇功。庄心田少将文称:“缘三十九年(1950)2月间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为匪谍案之破获,其重要交通女匪朱谌之即在定海捕获,该女匪曾图吞金自杀,经急救后解台……始将吴匪案中嫌疑犯全部就逮……”
保密局的报告提及朱谌之时,写道“……(三)共匪运用党性坚强,学能优良之女匪干,担任交通联络工作,极易减少外界注意与达成所负任务;(四)朱匪于被捕瞬间吞金企图自杀,证明其应付事变,早做准备。匪干此种维护重要工作,不惜个人生命的纪律与精神,诚有可效法之处……”,在海南岛、舟山群岛解放后的1950年5、6月,正是台蒋统治集团风雨飘摇,害怕中共渡海来攻惊恐万状之时,乃大捕大杀施行白色恐怖。
1950年6月10日,朱谌之被绑赴台北马场町刑场,她高呼“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口号,英勇就义,终年46岁。
[[ 吴石、陈宝 ]] 仓两将军及聂中校同时壮烈殉难(李友邦中将于1952年4月22日遭枪决),策动 [[ 汤恩伯 ]] 的浙江省主席陈仪于6月18日被枪杀于马场町,陈仪曾主持台湾受降。
1950年7月,由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朱谌之同志为革命烈士;“文革”期间,朱谌之的女儿朱晓枫因在台湾少年团呆过也受到“一般性审查”,但她无法忍受对母亲声名的污辱,开始写信给组织要求予以澄清,1983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调查部作出《关于朱枫同志的组织结论》:“朱枫同志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共产党人为革命、为人民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并指出“十年动乱期间,凡对朱枫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该一律推倒,凡因由于对朱枫同志的诬蔑而遭到牵连的亲属,在政治上应恢复他们的名誉和享受应有的政治权利”。
== 潜伏历程 ==
 
=== 富家小姐毅然投身革命 ===
朱谌之,原名朱贻荫,小名朱桂凤,参加革命后也叫朱枫。1905年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的一户富裕人家,她的父亲朱云水曾是镇海的渔商工会会长,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
=== 一家人为革命萍漂絮飞 ===
为了革命事业,朱家四口人几乎没有团聚的时候。丈夫朱晓光在回忆爱妻的文章里写道:“我和朱谌之相交18年,朝夕聚首,只有中间两个三年,大部分日子都是各自奔波, [[ 解放战争 ]] 期间,更是连通信都无法实现。”
朱谌之的女儿朱晓枫,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奶奶了。回忆起母亲的时候,说母女两人见面的时间非常少,都是来去匆匆,见一面就别离。
2009年,为了寻找自己在戒严时期失踪的父亲,上海的潘蓁在台湾辛亥革命第二殡仪馆提供的一份名册中,看到了“朱谌文”这个名字,由于字形相似,曾经看过朱谌之传记的潘蓁通过朋友联系上了朱家人。
因为不敢确认死者是否就是朱谌之,朱家辗转委托台湾“中央研究院” [[ 近代史 ]] 的教授朱浤源寻访遗骨下落。
热心的朱教授三次冒雨前往几个有可能的公墓,根据编号,最终在11号墓区找到了“朱谌之”的骨灰坛子。证实名册上的登记是连笔错误。
怎么把骨灰运回来,却成了摆在亲属们面前的难题。由于朱晓枫年事已高,无力奔走,便委托女婿 [[ 李扬 ]] 全权办理。
“如果通过海基会和海协会的程序,估计两年都办不下来。”李扬在税务总局工作,通过朋友的关系,他采用了民间移灵的做法:大陆人在台湾去世,可以通过两岸的殡葬协会来办理遗骨的送回。
4月,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工作的雷元荣钻进阴暗的骨灰塔,取出尘封的骨灰罐,在骨灰塔中幽闭了60年的烈士遗骨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12月9日,朱谌之的遗骨被送回北京,由朱晓枫的女儿徐云初和女婿李扬前去机场迎接。接到的朱谌之烈士骨灰,被暂存在八宝山 [[ 烈士陵园 ]]
烈士遗骨究竟要葬在何处?目前,镇海方面传来消息,希望能让朱谌之安葬在家乡;北京的福田公墓,也成为烈士遗骨的一个可能安息地。
“我个人希望母亲的遗骨能一部分葬在南京陪伴我和我死去的父亲,一部分送回镇海老家。”朱明说。 [1]
=== 参考资料:===
1.
长三角频道,当年震动台湾的“红色女特工”60年后终归宁波故乡,2010年12月29日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