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元泰定帝

增加 39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元泰定帝'''==[[File:元泰定帝.jpg|缩略图|右|元泰定帝|[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3063022398&di=6eff1efd63d404751ec6ed1fe2b3ca7d&imgtype=0&src=http%3A%2F%2Fwww.lishen.net.cn%2Fuploads%2Fallimg%2F160630%2F4-160630140551227.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shen.net.cn/m/view.php?aid=53255 来自立身国学的图片]]]'''[[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蒙古语中,“也孙”意思是九,“铁木儿”意思是铁。;{{bd|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catIdx=Y也}})是[[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在位5年,自1323年10月4日至1328年8月15日。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译辽、金、元三史中的音译专名,改译'''伊苏特穆尔''',今日学界已无人使用。
他去世后不久,叔父之孙[[元文宗]]打败其子[[天顺帝|元天顺帝]],亦使他没被授与[[谥号]]和[[庙号]],因此[[历史]]上以其[[年号]]称之为'''泰定帝'''<ref name="泰定帝庙号与谥号">为天顺帝臣所议未从。——黎东方. 《细说元朝》. 五八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传记文学出版社 . 1981年: 第383页.</ref>。
== 出生时间的争议 == 关于泰定帝的出生年,《[[元史]]》中的说法互相矛盾,在《 [[ 元史·泰定帝一》中 ]] 称“[[至元 (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帝生于晋邸。”至元十三年是1276年,但在《 [[ 元史·泰定帝二 ]] 》中又说“庚午,帝崩,寿三十六”,按这个说法他应该是1293年(至元三十年)出生的。很可能作者误把“三十”写成了“十三”。泰定帝“生于晋邸”,而1292年甘麻剌被封为晋王,而且1328年他的长子阿速吉八只有8岁,所以泰定帝应该是生于1293年。他的父亲[[甘麻剌]]是元世祖太子[[真金]]的长子,1292年被封为晋王,出镇岭北。1302年甘麻剌死后也孙铁木儿袭晋王位。 ==生平==
== 生平 ==
[[至治 (元)|至治]]三年(1323年)三月也孙铁木儿在[[元英宗]]附近的亲信向他告密说英宗将对也孙铁木儿不利。同年八月二日,也孙铁木儿获得英宗将被刺杀、自己将被迎立为皇帝的消息。
[[泰定 (元朝)|泰定]]元年三月二十日(1324年4月14日),泰定帝立[[八不罕|八八罕氏]]为皇后,立[[元天顺帝|阿速吉八]]为太子。
从1325年开始, [[ 泰定帝 ]] 因国库收入少于支出,开始减少国家支出。七月,他下令不允许[[汉族|汉人]]收藏和携带兵器。
泰定二年九月初一日(1325年10月8日),泰定帝改革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8个道,分别为:两浙道、江东道、江西道、福建道、江南道、湖广道、河南道、江北道、燕南道、山东道、河东道、陕西道、山北道、辽东道、云南道、甘肃道、四川道、京畿道。
也孙铁木儿无[[庙号]]和[[谥号]],故以[[年号]]史称为'''泰定帝'''。
 == 天灾不断 ==
泰定帝在位期间[[中国]]很多地方多次受灾:
 
*几乎每年每月都有水灾的纪录,许多地方爆发饥荒。
 
*1323年冬[[蒙古]]大寒大雪,许多畜兽被饿死。
 
*1324年七月,“龙庆州雨[[雹]]大如[[鸡蛋|鸡子]]”。(《元史·泰定帝一》)
 
*1325年十二月,同州[[地震]]。江淮严重水、旱灾。
 
*1327年十二月,[[宁夏]]地震。
 
*1327年三月,和宁地震。
 
*1327年五月,[[洛阳]]发生[[蝗灾]]。
 
*1327年八月,[[四川]]发生强烈地震。
 *1327年九月, [[ 宁夏 ]] 再次地震。 
*1328年七月,宁夏又地震。
== 下圣旨保护黄帝陵轩辕庙 ==
[[泰定 (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黄帝陵]][[轩辕庙]](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院[[保生宫]]发生火灾后,泰定帝下诏保护黄帝庙宇,严禁破坏黄帝庙宇建筑设施,禁止砍伐柏树林木,并下令着专人看守保护(见轩辕庙内碑廊《元泰定二年圣旨碑》),这个圣旨是现存最早的保护黄帝陵庙的法令。到了[[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将轩辕庙西院被焚毁的保生宫重新修复。
这篇碑文距今已有六百八十多年,现保存在[[黄帝庙]]碑林里,这是中华民族在六百多年前颁发的第一份保护[[黄帝陵]](庙)法令。
== 家庭 ==
=== 父母兄弟姐妹 ===
* 父亲 :[[甘麻剌]],1290年封为[[梁王]],出镇云南,1292年改封[[晋王]],移镇漠北,1302年去世,,1324年'''元泰定帝'''追尊为皇帝,为'''甘麻剌'''上[[庙号]]'''显宗''',汉文[[谥号]]'''光圣仁孝皇帝'''。
 
* 母亲 [[普颜怯里迷失]]王妃,甘麻剌的正妻,1324年'''元泰定帝'''上[[谥号]]'''宣懿淑圣皇后'''
===兄弟===
'''兄弟'''* 大哥 [[松山 (梁王)|松山]],1293被封为[[梁王]],出镇云南,1309年,[[元武宗]]封[[老的罕]]为[[云南王]],代替松山镇守云南,不久之后,松山去世
* 大哥 [[松山 (梁王)|松山]],1293被封为[[梁王]],出镇云南,1309年,[[元武宗]]封[[老的罕]]为[[云南王]],代替松山镇守云南,不久之后,松山去世
* 三弟 [[迭里哥儿不花]]。1307年[[元武宗]]封[[北宁王]],赐螭纽银印。1309年,元武宗以阿速卫五百人隶之,命他驻[[和林]]。1311年,改封[[湘宁王]],换金印,食湘乡州宁乡县六万五千户。1323年去世
''' === 姐妹'''===
* 蓟国公主 [[宝塔实怜|卜答失里]],下嫁[[高丽忠宣王]][[王璋]]为王后
 
* 赵国公主 [[阿剌的纳八剌]],下嫁[[注安]]
=== 妻妾 儿子 ===
'''妻妾'''* [[八不罕]]皇后,弘吉剌氏,按陈孙斡留察儿之女,1324年被册立为皇后
* [[八不罕]]皇后,弘吉剌氏,按陈孙斡留察儿之女,1324年被册立为皇后
* [[亦怜真八剌皇后]],昌国公主益里海涯之女。
 
* 忽剌皇后
 
* 也速皇后
 
* [[撒答八剌皇后]],泰定帝姐姐寿宁公主之女。
 
* 卜颜怯里迷失皇后
 
* 失烈帖木儿皇后
 
* 铁你皇后
 
* [[必罕]]皇后,弘吉剌氏,兖王买住罕之女。
 
* [[速哥答里]]皇后,弘吉剌氏,兖王买住罕之女,必罕皇后的妹妹。
''' === 子'''===
* 长子:[[天顺帝|元天顺帝]]阿速吉八,无后,生母是[[八不罕]]皇后。
 
* 次子:晋王[[八的麻亦儿间卜]],早陨,无后。
 
* 三子:小薛太子,早陨,无后。
 
* 四子:允丹藏卜太子,早陨,无后。
== 相关史料 == 
* 《[[鄂多立克东游录]]》,[[意大利]][[方济各会]]托钵僧、着名的旅行家[[鄂多立克]]撰写。
 
* 《[[至正条格]]》,1346年[[元惠宗]]颁布的元朝第三部法律,现存残本收录1260年—1344年元朝官方颁布的关于法律方面的圣旨条画、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门所判桉例的汇编,史实多为《元史》所不载。
 
*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yuanshi/yuas_029.htm 《元史·泰定帝本纪》],[[明朝]]官修[[正史]]
 
*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ys/018.htm 《新元史·泰定帝本纪》],[[民国]]官修[[正史]]
 
*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1xzztj/index.htm 《续资治通鉴》],[[清朝]]史学家[[毕沅]]撰写。
 
* 《[[元史类编]]》,[[清朝]]史学家[[邵远平]]撰写。
 
* 《[[元史新编]]》,[[清朝]]史学家[[魏源 (清朝)|魏源]]撰写。
 
* 《[[元书]]》,[[清朝]]史学家[[曾廉]]撰写。
 
* 《[[蒙兀儿史记]]》,[[清朝|清]]末[[民国|民]]初史学家[[屠寄]]撰写。
== 评价 == 
* [[明朝]][[宋濂]]等官修[[正史]]《[[元史]]》的评价是:“泰定之世,灾异数见,君臣之间,亦未见其引咎责躬之实,然能知守祖宗之法以行,天下无事,号称治平,兹其所以为足称也。
 
* [[清朝]]史学家[[邵远平]]《[[元史类编]]》的评价是:“册曰:长子世嫡,嗣统允宜;武仁先立,泽承人思;忽焉不世,电灭云移;或曰南坡,其蛮与知;故史具在,其又谁欺?”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ys/018.htm 《新元史》卷十九《泰定帝本纪》]</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http://www.huangdi.gov.cn/content/2008-11/26/content_1581797.htm 公祭轩辕黄帝网·历代古碑·元泰定二年圣旨碑照片]
{{s-aft|after=[[天顺帝|阿剌吉八汗]]<br><small>(元天顺帝)</small>}}
{{S-end}}
 
 
[[Category:蒙古帝国大汗]]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