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蹇硕

移除 2,73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蹇硕 (三国群将)
| 圖像 = [[File:蹇硕.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e3ol.com/portrait/upfiles/2012/2012121310383168331.jpg 原图链接]]]}}
[[ 蹇硕 ]] (?—189年),[[东汉末]]宦官。中平五年(188年),蹇硕为[[上军校尉]],汉灵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对其特别信任,并以其为西园军元帅,领导[[袁绍]]、[[曹操]]等八校尉,以监督司隶校尉以下诸官。蹇硕虽然握有兵权,但对何进非常畏忌,曾和宦官们一起说服灵帝派遣何进西击边章、 [[ 韩遂 ]]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但因手下司马潘隐与 [[ 何进 ]] 有旧对何进使眼色而失败。刘辩继承帝位后,蹇硕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写信欲合谋除去何进兄弟,因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且何进及何皇后发迹亦有其功劳于是亲信何氏便怂恿 [[ 赵忠 ]] 等人不听蹇硕之计,且将蹇硕的书信告知何进,何进于是便派黄门将之诛杀,其部下士兵亦被何进所领。
=人物生平=
=== 西园首领===
蹇硕是东汉时期的宦官,深受汉灵帝宠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 [[ 袁绍 ]] 担任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担任下军校尉,议郎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赵融担任助军左校尉,冯芳担任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担任左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 [1] 灵帝自黄巾军起事以后,开始留心军事。蹇硕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 [2]  蹇硕非常忌恨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遗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同意了。何进暗中获悉他们的阴谋后,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和兖州去调集军队,要等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3]  灵帝托孤
蹇硕非常忌恨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遗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同意了。何进暗中获悉他们的阴谋后,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和兖州去调集军队,要等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灵帝托孤===
当初,汉灵帝连续死去了几个儿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汉灵帝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想立刘协,但犹豫未决。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把 [[ 刘协 ]] 托付给蹇硕。丙辰,汉灵帝于嘉德殿驾崩。蹇硕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进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即刻乘车前往。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他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大惊,驰车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军营,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 [4]   === 何进反击===不久,皇子刘辩即帝位,当时他十四岁。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当时他只有九岁。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主持尚书事务。 何进既已掌握朝政大权,怨恨蹇硕想谋害自己,暗中计划将他杀死。袁绍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何进因袁氏历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绍与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们。又广泛征聘有智谋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人,任命何为北军中侯, [[ 荀攸 ]] 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心腹。 [5]   === 事败被诛===蹇硕心里疑虑不安,写信给中常侍赵忠、 [[ 宋典 ]] 等人说:“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如今与天下的党人策划要诛杀先帝左右的亲信,消灭我们。只是因为我统率禁军,所以暂且迟疑。现在应该一起动手,关闭宫门,赶快将何进逮捕处死。”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他帮了很大的忙,因此他亲近信赖何氏。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后,拒绝蹇硕的提议,而把蹇硕的信送给何进看。庚午,何进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将他处死,于是把禁军全部置于自己指挥之下。 [6]  
=人物评价=
[[ 范晔 ]] :蹇硕壮健而有武略。 [7]
[[ 吕思勉 ]] :这蹇硕,大约是有些武略的。当黄巾贼起时,汉朝在京城里练兵,共设立八个校尉,蹇硕便是上军校尉,所以灵帝把废嫡立庶的事情付托他。 [8] 蔡东藩 <ref name="国学导航历">{{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zgts/035.htm |title=中国通史 蹇硕一阉竖耳,遽授为上军校尉,袁绍以下,皆归节制,试思天下有义勇之将士,肯听阉人之驱策欤? [9]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accessdate=2017-07-06}}</ref>
[[蔡东藩]]:蹇硕一阉竖耳,遽授为上军校尉,袁绍以下,皆归节制,试思天下有义勇之将士,肯听阉人之驱策欤?
=史书记载=
[[ 资治通鉴 ]] 》第五十九卷,汉纪五十一、《后汉书》卷六十九 [7]
=艺术形象=
=== 文学形象===在小说《 [[ 三国演义 ]] 》里,蹇硕为十常侍之一人,打算在何进入宫时将其诛杀,但因潘隐告密而失败。刘辩即位后,袁绍入宫收蹇硕。蹇硕慌走入御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 [10] <ref name="国学网">{{cite web |url=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gyy/sgyy_002.htm |title=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accessdate=2014-04-17}}</ref>  === 影视形象===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 [[ 苏建宇 ]] 饰演蹇硕; 2013年电视剧《曹操》:程文宽饰演蹇硕。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历史战争 历史自媒体作者 他虽是一个太监却接受过皇帝的托孤,还当过曹操和袁绍的上司 古代太监的权利非常大,尤其是遇见一些昏庸无道的皇帝之时,这些身体不健全的太监便可以说无法无天,而东汉末年时期由于汉灵帝实在是太软弱无能而且手中并无任何实权,所以出现了十常侍乱政这种情况,而其实东汉末年除了十常侍这十个大太监以外,还有一个太监也很厉害,他曾经领导过袁绍跟曹操... =参考资料=1. 《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 2. 《资治通鉴》: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3. 《资治通鉴》:蹇硕忌大将军进,与诸常侍共说帝遣进西击韩遂;帝从之。进阴知其谋,奏遣袁绍收徐、兖二州兵,须绍还而西,以稽行期。 4. 《资治通鉴》:初,帝数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辩,养于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协,董太后自养之,号曰“董侯”。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欲立协,犹豫未决。会疾笃,属协于蹇硕。丙辰,帝崩于嘉德殿。硕时在内,欲先诛何进而立协,使人迎进,欲与计事;进即驾往。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而目之。进惊,驰从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 5. 《资治通鉴》: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勃海王。协年九岁。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进既秉朝政,忿蹇硕图己,阴规诛之。袁绍因进亲客张津,劝进悉诛诸宦官。进以袁氏累世贵宠,而绍与从弟虎贲中郎将术皆为豪桀所归,信而用之。复博征智谋之士何、荀攸及河南郑泰等二十余人,以为北军中侯,攸为黄门侍郎,泰为尚书,与同腹心。 6. 《资治通鉴》: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闭上阁,急捕诛之。”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亲信何氏;与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庚午,进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悉领其屯兵。 7. 后汉书 卷六十九 .国学网[引用日期2012-11-01] 8. 中国通史: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7-07-06] 9. 蔡东潘.后汉演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第六十四回
10.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国学网2013年电视剧《[ 引用日期2014-04-17[曹操]]》:[[程文宽]]饰演蹇硕。=参考文献={{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