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本初子午线

增加 510 位元組, 5 年前
增加分类 增加图片
[[File:本初子午线1.jpg|缩略图|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即0度[[经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线'''或'''本初经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
'''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即0度[[经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格林尼治子午线'''或'''本初经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
==简介==
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
''' 不像[[纬度]]起点(即[[赤道]])可由[[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均可定为 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 即0度故此在历史上曾对此线有不同定位。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 经度乔治·比德尔·艾里| 经线艾里(Sir George Airy)]] ,亦称''' 格林威治 天文台设置[[ 子午 线'''、''' 仪|中星仪]],并以此确定 格林 治子午线'''或'''本初经 。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 线''' 是经过在1884年于[[ 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华盛顿特区]] 举行 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 国际 子午线 的东西两边分别 会议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上正式 [[东经]]和[[西 ]],于180 相遇 的起点
不像[[纬度]]起点(即[[赤道]])可由[[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均可定为本初子午线,故此在历史上曾对此线有不同定位。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乔治·比德尔·艾里|艾里(Sir George Airy)]]在格林威治天文台设置[[子午仪|中星仪]],并以此确定格林威治子午线。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隻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在1884年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上正式定之为经度的起点。 来自25个国家共41位代表参与了会议,但[[法国]]代表在投票时弃权,在1911年之前法国仍以[[巴黎子午线]]做为经度起点。
从[[北极]]开始,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利]]、[[布吉纳法索]]、[[多哥]]和[[迦纳]]共8个国家,然后直至[[南极]]。
[[File:本初子午线2.jpg|缩略图|左|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标志。]]
除了定义经度,格林尼治子午线亦曾作为世界时间标准使用。理论上来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正午是指当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时间。然而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并不规则,现在的世界标准时间基准已由[[协调世界时]]取代。
* [[北京]]<ref>[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10726/class014800009/hwz447203.htm]</ref>,格林威治以东116°23'。
===界线所经===
从[[北极点]]到[[南极点]],本初子午线依次经过:
*[[北冰洋]]
*[[南极领地毛德皇后地]]。
=== 其它星体 ===
人类亦为[[太阳系]]其它星体定义本初子午线。和[[地球]]的一样,这些本初子午线并没有特殊的物理意义。
* [[火星]]的本初子午线为经过[[陨石坑]][[Airy-0]]的经线。
===参见===
*[[东经1度线]]
*[[西经1度线]]
<references/>
=== 外部连结 ===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eld at Washington for the Purpose of Fixing a Prime Meridian]]
* [http://www.ucolick.org/~sla/leapsecs/scans-meridian.html 1884年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会议纪录]
* [http://wwp.greenwichmeantime.com/info/prime-meridian.htm 1880年代各国使用的本初子午线]
 
[[category:格林威治天文台]]
128,6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