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吕文焕

增加 6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生平 ==
=== 早年经历===
吕文焕是南宋淮南西路安丰军霍丘县(今安徽[[霍邱]])人,小名吕六。他与另一南宋抗蒙将领吕文德系出同门,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是亲兄弟,但1959年出土于[[苏州]]的[[吕师孟]]的墓志铭中称吕文德为吕师孟之"伯",而称吕文焕为吕师孟之"从叔父" ,也就是说他们并非亲兄弟、而是堂兄弟的关系。此外《[[宋史]]》中记载吕文福(吕师孟之父)称吕文焕为"从兄" ,也可以与墓志铭中记载的吕氏家族关系互为印证(惟吕文焕与[[吕文福]]年龄孰长待考)。
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蒙古中统三年)十月,当时镇守四川的吕文德将不听调遣、御敌多逗遛不进且奏功失实的将校姓名上报宋廷,其中有吕文焕的名字,结果吕文焕遭到削两秩的处分。 而后吕文焕随吕文德镇守京湖边境,1266年(南宋咸淳二年,蒙古至元三年)与蒙古将领张禧战于高头赤山,不胜,被蒙军夺去了均州。 当时,吕文德中蒙古计,欲开榷场于襄阳城外,吕文焕曾捎信劝谏,但没成功,事后吕文德颇为后悔。 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十二月,吕文焕以功累擢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正式接替程大元守襄阳,抵御蒙古将领阿术、刘整围攻。
== == 死守襄阳 ===
从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十一月开始,蒙古军队就长期围困襄阳城,他们先后在城西南和城东北修筑城堡,控制宋军白河、汉水及陆路交通,在城西和城南立栅,切断宋军东路,又在迎旭门外汉水中筑台阻遏南宋水军。吕文焕急向吕文德求援,吕文德认为襄阳城坚池深,未予重视。 吕文焕多次出击,均未能破围。次年九月,阿术采纳刘整建议,训练水军7万,造战船5000艘,以加强水上作战能力,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
二张入援失败后,襄阳城内物资紧缺,对外联系也被断绝,宋朝援兵迟迟不来,史载吕文焕"捍御应酬,备殚心力。粮食虽可支吾,而衣装薪刍断绝不至。文焕撤屋为薪,缉麻为衣,每一巡城,南望恸哭"。 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正月九日,在回回炮的助攻下,元军将领阿里海牙攻克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 ,并屠其全城,襄阳彻底成为孤城,元世祖忽必烈降诏谕吕文焕:"尔等拒守孤城,于今五年,宜力尔主,固其宜也。然势究援绝,如数万生灵何?若能纳款,悉赦勿治,且加迁擢。" 吕文焕开始动摇了。
== = 降元攻宋 ===
攻破樊城后,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移攻襄阳,仍发回回炮轰击,所中无不摧陷,城中守军大乱,不少宋军将士逾城降元。刘整以前曾到襄阳城下劝降吕文焕,被伏弩所伤 ,因此主张毁灭襄阳城、俘虏吕文焕,阿里海牙不同意,亲自至城下再次劝降,告诉吕文焕:"君以孤城御我数年,今鸟飞路绝,帝([[忽必烈]])实嘉能忠而主。信降,必尊官重赐以劝方来,终不仇汝置死所也!" [[张庭珍]]也在城下喊道:"我师所攻,无不取者,汝孤城路绝,外无一兵之援,而欲以死守求空名,如阖郡之人何?汝宜早图之!" 元将大达立主动请缨,偕译史阿里、员外郎王某进入襄阳劝降,吕文焕设宴招待他们,大达立综合分析国际形势、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及襄阳面临的困境,对吕文焕说:"天眷吾有元,海外内罔非臣属,独尔一隅漏王泽。今天兵云集,带甲百万,以中国之大,供亿无穷,筑长围,扼鹿门,横亘江路,攻具之奇,有西域机石,飞三百余步,以是樊破无噍类尔。婴城固守六载,为人臣义无不足,如生民何?圣朝上应天时,下徇地利,中察时变,平宋必矣,其审思之!" 此外元将张宏亦进行了招谕。 经过元朝的多番工作,吕文焕内心已欲投降,但犹疑未决。于是阿里海牙和吕文焕折箭为誓担保,吕文焕感泣,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吕文焕和儿子出城投降,归顺元朝。 襄阳因而失守,南宋灭亡已成定局。
1274年(南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二月,吕文焕拜荆湖行省参知政事,跟随伯颜等征讨南宋,招降沿江州郡,陷沙洋、新城(今湖北潜江西北)、鄂州等城。元世祖命吕文焕率其麾下,以善遇降将的圣旨,招谕元军尚未攻下的州郡。当时沿江诸将多是吕氏旧部,争相望风款附,投降元朝。当然也大有忠贞爱国之士,如新城守将边居谊佯装接受吕文焕的招降,诱其至城下,伏弩乱发,差点将吕文焕射死(边居谊在城破后赴火而死)。 宋廷多次派人请和,吕文焕不听。元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1275年(南宋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五月,南宋太皇太后谢道清下诏晓谕吕文焕等人,吕文焕回书一封,不为所动,于是南宋朝廷下令籍没吕文焕等人全家。
== = 晚年光景 ===
1276年(南宋德佑二年,元至元十三年)正月,伯颜大军进逼临安,南宋投降,吕文焕率先入城,持黄榜宣谕军民,并与[[范文虎]]参拜两宫太后。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吕文焕被任命为江淮行省左丞,仍宣慰江东,负责安抚南宋军民的工作,并提出了征收江西茶税的建议,使元朝在当地的统治秩序得以巩固。在这一过程中,吕文焕奉元世祖之命对能用的新附军(南宋降兵)每月发衣服粮饷,不能用的命他们屯田。跟从吕文焕办事的江东道按察使阿八赤要求吕文焕分金银和宅邸、奴婢给他,吕文焕不同意。于是阿八赤陷害吕文焕,称其"私匿兵仗"。元世祖派御史大夫相威前去调查,真相大白后罢免了阿八赤的官。
== 轶事典故 ==
=== 天祥骂吕===
元军逼近临安时,宋恭帝的祖母太皇太后谢道清派丞相[[文天祥]]等人出城前往伯颜军营,文天祥在元营举动异常,伯颜怀疑他有异志,将其扣留,文天祥指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劝解,[[文天祥]]痛斥吕文焕是逆臣,吕文焕甚为惭愧。 据文天祥《指南录》记载,吕文焕说:"丞相何故骂焕以乱贼?"文天祥说:"国家不幸至今日,汝为罪魁,汝非乱贼而谁?三尺童子皆骂汝,何独我哉!"吕文焕说:"襄守六年不救。"文天祥说:"力穷援绝,死以报国可也。汝爱身惜妻子,既负国,又隤家声。今合族为逆,万世之贼臣也!"而后又骂了他侄儿吕师孟。元朝将领伯颜、唆都都对文天祥钦佩不已,唆都说道:"丞相骂得吕家好!"
== = 收讽刺诗 ===
吕文焕在襄阳失守后北觐元廷,途经磁州(今河北磁县)时曾当面收到元朝士人杨威写的讽刺诗,其诗云:"连阴六十日,平地一尺水。今朝与明日,淋沥尚未止。此者天垂戒,其中有至理。降将吕太尉,饭毕行欲起。偶尔得会面,舍馆接汝尔。自言镇襄阳,于此今五纪。为惜万人命,此来非为己。圣王锡深恩,高爵还故里。一饭尚有报,尽忠从此始。余谓我国家,万方同一轨。得之与不得,东南一隅耳。向使君不来,宋历能有几?人生苟富贵,直笔一张纸。见说李陵生,不若张巡死!"吕文焕看了后十分尴尬,"为之敛衽而去"。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卖国贼]]  [[Category:汉奸]]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