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瓜

增加 18,70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黄瓜|thumb|[http://www.sohu.com/a/148573769_677117 原图地址]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
[[File:黄瓜.jpg|黄瓜|thumb|[http://www.sohu.com/a/148573769_677117 原图地址]]]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瓜。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黄瓜
果实形状:长圆形圆形或圆柱形
拉丁学名:Cucumis sativus Linn
英文学名:Cucumber
别称:胡瓜、刺瓜、王瓜、勤瓜、青瓜、唐瓜、吊瓜
原产地: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
界:植物界
食用方法:煎汤、凉拌、素炒、肉炒、腌制等
门:被子植物门
海拔:300-500米
纲:双子叶植物纲
花果期:夏季
亚纲:合瓣花亚纲,又称五桠果亚纲
日照:喜光而耐阴
目:葫芦目 ,又称堇菜目
生态习性:陆生植物
科:葫芦科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
属:黄瓜属
温度:15-32℃
种:黄瓜
土壤: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
族:南瓜族
水分:喜湿怕涝怕旱
二名法:Cucumisativus
生活型: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
[[File:黄瓜.jpg|黄瓜|[http://www.jzb.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ranklist=download&tid=3420320 原图地址]]]
* 黄瓜
* 拼音:Huánɡ Guā
* 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
* 来源: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 化学成分:种子含多种氨基酸:β-吡唑丙氨酸(B-Pyrazolyalalanine.C6H9O2N3)、缬氨酸等。
* 性味:黄瓜:甘,寒。
* 黄瓜藤:苦,平。
* 功能主治: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
* 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
* 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
* 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h/huanggua.html#hi-3864 中医世家《黄瓜》]</ref>

==中药大辞典==
黄瓜

拼音:Huánɡ Guā

别名:胡瓜(《千金·食治》),王瓜(《滇南本草》),刺瓜(《植物名实图考》)。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实。7~8月间采取果实,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状草本,全体被粗毛。茎细长,被刺毛。具卷须。单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长宽各约12~18厘米,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两面均有粗毛,叶缘具锯齿;叶柄粗,具粗毛。花单性,雌雄同株,有短柄;雄花1~7朵,腋生;雌花1朵单生,或数朵并生;萼5裂,裂片钻形,长8~10毫米,具长毛;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锐;雄蕊分离,着生于花萼筒部;花丝短,花药长椭圆形;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3枚,胚珠多数。瓠果圆柱形,幼嫩时青绿色,老则变黄色;表面疏生短刺瘤,并有显着的突起。种子椭圆形,扁平,白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黄瓜含葡萄糖、鼠李糖、半孔糖、甘露糖、木糖、果糖以及芸香甙、异槲皮甙、精氨酸的葡萄糖甙等甙类。尚含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G(即核黄素)和维生素C-10.3毫克%。又含挥发油1毫克%,其中60%为2,6-壬二烯醇,10%为2,6-壬二烯醛。黄瓜头部多苦味,苦味成分为葫芦素A、B、C、D。
种子:含脂肪油,其中油酸58.49%、亚油酸22.29%、棕榈酸6.79%、硬脂酸3.72%。

药理作用:葫芦素C在动物实验中有抗肿瘤作用,毒性较低。
[[file:黄瓜.jpg|黄瓜|
[http://ruixiangnongmu.com/data/UpLoadFiles/20130502021658114.jpg 原图链接]
[http://ruixiangnongmu.com/Article/452.html 原图地址]]]
性味:甘,凉。
*《千金·食治》:“味甘,寒,有毒。”
*《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医林纂要》:“甘酸,寒。”

归经:
*《本草求其》:“入脾、胃、大肠。”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除热,利水,解毒。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汤火伤。
*《日用本草》:“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
*《滇南本草》:“解疮癣热毒,消烦渴。”
*《陆川本草》:“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瓜干陈久者,补脾气,止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煮熟或生啖。外用:浸汁、制霜或研未调敷。

注意:《滇南本草》:“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

复方:
*治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食十余枚。(《海上名方》)
*治水病肚胀至四肢肿:胡瓜一个,破作两片不出于,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心顿服,须臾下水。(《千金髓方》)
*治咽喉肿痛:老黄瓜一枚,去子,入硝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医林集要》)
*治跌打疮焮肿:六月取黄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以水扫于疮上。(《医林集要》)
*治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硝透出刮下,留点眼。(《寿域神方》)
*治汤火伤灼:五月掐黄瓜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良。(《医方摘要》)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h/huanggua.html#hi-3864 中医世家《黄瓜》]</ref>

==中华本草==
黄瓜

拼音:Huánɡ Guā

英文名:Cucumber

别名:胡瓜、王瓜、刺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果实;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形,开展与花萼近等长;花垸共同白色,长约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3。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花、果期为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篷进行栽培,已做到全年供应,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不耐高温,不耐寒冷。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宜选富含有机质、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粘质壤土栽培。
[[file:黄瓜.jpg|黄瓜苗|
[http://www.ax517.com/UploadFiles/FCK/2016-11/20161110404XBXR848.jpg 原图链接]
[http://www.daidaizuche.com/Article/hgxjxljbsxnzzlm_1.html 原图地址]]]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法,南方春播于2-3月,将经浸种,催芽的种子播于保温苗床内的营养钵上,每钵下种2颗,待出苗后选留壮苗1株。1hm2地移栽的瓜苗约需种子1500-1875kg。当瓜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行株距60cm×20cm带土移栽进大田。1hm2定植株数约为60 000株。

田间管理: 苗期施提苗肥1次、抽蔓肥1次。盛果期,一般采收2-3次追肥1次,追肥以人畜粪尿和复合肥为主。知时灌溉和排水,避免干旱和渍水。定期松土、除草、培土。瓜苗抽蔓后及时插架引蔓上架和绑蔓,当主蔓满架时摘心,促使下面子蔓结瓜。

病虫害防治: 枯萎病、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始发病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每7-10b交替喷雾或灌根。

化学成分:含甙类成分,已分离得到芸香甙(rutin),还有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和精氨酸(arginine)的葡萄糖甙,又得到组成甙类的糖成分:葡萄糖(glueose),鼠李糖(rhamnose),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木糖(xylose)和果糖(fructose)[1]。又含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s acid),组氨酸(histid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等氨基酸。尚含维生素(vitamin)B2、C。另含挥发成分(E,Z)-2,6-壬二烯醇(2,6-noninal),(Z)-2-壬烯醛[(E)-2-nonenal].种子含甾醇成分,松藻甾醇(codisterol),25(27)-去氢多孔甾醇[25(27)-dehy-drooriferasterol]赭桐甾醇(clerosterol),异岩藻甾醇(isofuc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25(27)-去氢菠菜甾醇[25(27)-dehydrochon-drillasterol],24β-已基-7,25(27)-胆甾二烯醇[24β-ethyl-25(27)-dehydrolathosterol],燕麦甾醇(avenasterol)菠菜甾醇(spina-sterol),24-甲基-7-胆甾烯醇(24-methyllathosterol),22-二氢菠菜甾醇(22-dihydrospinasterol)。还含脂肪油,其中油酸(oleicacid)占58.49%,亚脂酸(stearic acid)3.72%。黄瓜头部的苦味成分是葫芦苦素(cucurbitacin)A、B、C、D。<ref>[ http://www.med126.com/pharm/2009/20090113053123_92670.shtml 医学全在线(药学理论)《黄瓜》]</ref>
[[file:黄瓜.jpg|黄瓜蔓|
[http://dingyue.nosdn.127.net/J3arIX4kKbNkdhL3UAkRbM0pVmEGBoiZ=kow5Cl1za8Hl1515714440547compressflag.jpg?imageView&thumbnail=750x0&quality=85&type=jpg&interlace=1 原图链接]
[http://3g.163.com/dy/article/D7UEAIR10512KA5N.html 原图地址]]]
药理作用:家兔十二指肠给予黄瓜匀浆,收集腹腔淋巴液和血浆,检查12h内产生的干拢素,均无明显作用。但如给予黄瓜的水解产物,则可增加淋巴液中的干拢素,提示黄反先经过初步消化(可能经胃的消化)后,可能有诱生干拢素的作用,在给药后7h作用最强,但对血浆干拢素无影响。其有效成分对胰蛋白酰敏感,但对热、酸稳定。

大鼠口服黄瓜已醇提取物250mg/kg不能降低血糖,对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峰值亦无抑制作用。

毒性:毒性较低。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主热病口渴;小便短赤;水肿尿少;水火烫伤;汗斑;非疮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熟或生啖;或绞汁服。外用:适量,生擦或捣汁涂。

注意:《滇南本草》: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

复方:
*治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食十余枚,(《海上名方》) 。
*治水病肚胀至四肢肿:胡瓜一个,破作两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心顿服,须臾下水。(《千金髓方》)
*治咽喉肿痛:老黄瓜一枚,去子,入硝填满,阴干为未。每以少许吹之。(《医林集要》)
*治跌打疮肿:六月取黄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以水扫于疮上。(《医林集要》)
*治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硝透出刮下,留点眼。(《寿域神方》)
*治汤火伤灼:五月掐黄瓜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良。(《医方摘要》)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h/huanggua.html#hi-3864 中医世家《黄瓜》]</ref>

==扩展阅读==
[[file:黄瓜.jpg|黄瓜花|
[http://uploadimg.globrand.com/UploadFiles/Ware/201707/20170717_092108351.jpg 原图链接]
[https://china.globrand.com/products/424973.html 原图地址]]]
[https://z.xiziwang.net/zhishibaike/43236/ 1.果蔬百科《黄瓜》]

[http://www.39yst.com/yingyang/cailei/502080.shtml 2. 黄瓜的功效与作用 细数吃黄瓜的六大好处
2017-10-19 17:34 来源:民福康健康 编辑:黄梦圆 (中医养生)]

[http://www.39yst.com/bjys/279437.shtml 3. 黄瓜的功效与作用 常吃黄瓜的6大好处
2015-06-17 10:15 来源: 民福康健康 编辑: 嵇冬梅 (保健药膳)]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9205535605891169 4. 吃黄瓜有什么好处 黄瓜竟有这些功效
(三九养生堂)]

[https://www.xiangha.com/caipu/s-huanggua?xhdl=360_aladdin 5. 黄瓜的做法大全【图解】_黄瓜怎么做好吃_香哈菜谱]

==种类区别==
根据品种的分布区域及其生态学性状分下列类型:

南亚黄瓜

分布于南亚各地。茎叶粗大,易分枝,果实大,单果重1-5kg,果短圆筒 或长圆筒 形皮色浅,瘤稀,刺黑或白色。皮厚,味淡。喜湿热,严格要求短日照。地方品种群很多,如锡金黄瓜、中国版纳黄瓜及昭通大黄瓜等。

华南黄瓜

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及日本各地。茎叶较繁茂,耐湿、热,为短日性植物,果实较小,瘤稀,多黑刺。嫩果绿、绿白、黄白色,味淡;熟果黄褐色,有网纹。代表品种有昆明早黄瓜、广州二青、上海杨行、武汉青鱼胆、重庆大白及日本的青长、相模半白等。

华北黄瓜
[[file:黄瓜.jpg|凉拌黄瓜|
[http://img1.hoto.cn/pic/recipe/g_148/65/0e/200293_3e345f.jpg 原图链接]
[ https://www.haodou.com/recipe/album/72710/ 原图地址]]]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长势均中等,喜土壤湿润、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嫩果棍棒状,绿色,瘤密,多白刺。熟果黄白色,无网纹。代表品种有山东新泰密刺、北京大刺瓜、唐山秋瓜、北京丝瓜青以及杂交种中农1101、津研1-7号、津杂1号、津杂2号、鲁春32等。

欧美露地

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各地。茎叶繁茂,果实圆筒形,中等大小,瘤稀,白刺,味清淡,熟果浅黄或黄褐色,有东欧、北欧、北美等品种群。

欧型温室

分布于英国、荷兰。茎叶繁茂,耐低温弱光,果面光滑,浅绿色,果长达50cm以上。有英国温室黄瓜、荷兰温室黄瓜等。

小型黄瓜

分布于亚洲及欧美各地。植株较矮小,分枝性强。多花多果。代表品种有扬州长乳黄瓜等。 

国内品种
[[file:黄瓜.jpg|炒黄瓜|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4764688/640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9%BB%84%E7%93%9C&ancestor=45cc70d6297a0dc3b21615711fbb909d&ancestorkey=t01808feb85b0a64905.jpg&ancestorsrc=2&ancestorgrp=45cc70d6297a0dc3b21615711fbb909d&clw=154#id=49a0af1142bfd5b4a23c7ebc0d6c9be0&offspringsrc=3 原图地址]]]
黑龙江黄瓜

世界上最好的黄瓜品种是“黑龙江黄瓜”。 中国只有黑龙江全境、吉林少部分是黑土地。黑土地要四亿年才能形成,是动植物的尸骨在经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高有机土壤,在这样的黑土地长出来的作物其营养特别丰富,尤其寒冷地带的黑土地冬季土地和植物在大雪的覆盖下进入冬眠,更加使黑土地有生气。所以,黑龙江的农作物是最好的!

广州黄瓜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植物文化==
*相关文献:

《日用本草》:“除胸中热,解烦渴,利水道。”

《陆川本草》:“治热病身热,口渴,烫伤。”

《滇南本草》:“解痉癖热毒,清烦渴。”

《本草求真》:“气味甘寒,能清热利水。”  

*历史典故
[[file:黄瓜.jpg|黄瓜面膜|
[https://image-qzone.mamaquan.mama.cn/upload//2016/02/02/2095449e49e1725718cd_w300X400_w192X256.jpg?imageView2/2/w/800 原图链接][http://q.mama.cn/topic/24457979/1/42566413 原图地址]]]
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个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ref>[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407/16/37063_3051333.shtml黄瓜是绿色为什么叫黄瓜(个人图书馆)]

*相关诗作

唐·章怀太子。《黄台瓜词》: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良可,四摘抱蔓归。

清·黄之隽。《种王瓜篱豆诸蔬》:

终作抱瓮身,五鼎未列筵。

瓜瓠如有知,为我根蔓牵。

蔓则蔽苍野,根则人黄泉。

以告我父母,贫贱子可怜。

现代诗人.张君瑞,自称青瓜先生,赋《黄瓜吟》,把对黄瓜的赞誉表现得淋漓尽致。<ref>[ http://www.wutongzi.com/a/308780.html丙戌仲春,得黄瓜两根,尽予人 家乡区县: 石家庄新乐市]</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5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