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屈原

增加 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屈原'''(約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自作词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ref>[http://so.gushiwen.org/view_71169.aspx 屈原《离骚》]</ref>,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屈,昭,景为楚国大姓<ref>[http://www.qvshi.org/page/default.asp?pageID=18&ID=232 《屈姓起源》2011/10]</ref>,官拜[[左徒]],左徒多以贵族近臣任之,左徒任务有四 “议国事”、“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ref>[http://www.zigui.gov.cn/2006-11/14/cms29880article.shtml 林鹏《屈原所任的左徒到底是什么官?》2006/11]</ref> 民间广泛流传楚南公的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f>[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a0bcbeea09.aspx 解惠全/张德萍《史记-项羽本纪》]</ref>一说三姓是屈昭景三姓,一说是楚还有三口人也要反秦。
''' 屈原 '''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上官大夫与屈原共定宪法,嫉妒屈原进谗言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楚怀王)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4680m2695j1912.html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f>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许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以换取楚齐断交宣战。屈原与[[陈轸]]力劝无果。前312年,楚怀王发现被骗,出兵秦国蓝田一战大败,楚军亡八万人,遂于齐国复合。前311年,张仪再使楚国,贿赂[[靳尚]]和[[郑袖]]。屈原再坚决反对,被流放与汉北地区,楚齐再断交宣战。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与韩赵卫共攻楚[重丘而去;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复攻楚,斩楚军2万;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复伐楚,取八城。楚怀王十分害怕并希望和平,秦昭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俩儿子楚顷襄王和[[子兰]]鼓动怀王赴秦之约。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结果被秦国扣留于武关,楚人立([[郑袖]]之子)太子横为[[楚顷襄王]]。<ref>[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07d1c2e288.aspx 《史记-屈原列传》]</ref>楚顷襄王元年(前299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ref>[http://ctext.org/shiji/chu-shi-jia/zh 《史记-本纪-楚世家》]</ref>
3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