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光輝

增加 3,1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File:李光輝.jpg|thumb|right|time=2019[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08800x533-05T14:16:12+00:00}}{{unreferenced|time=fp/s3/media/image/2019/01/14/20190114-08-05T14035619_U5965_M491931_913d.jpg?itok=xY73utPc原圖連結][https:16:12+00:00}}//www.storm.mg/lifestyle/815298 風傳媒] ]] '''史尼育唔'''(又譯'''史尼雍''';[[日本]]名'''中村輝夫''';[[漢語|漢]]名'''李光輝''',{{bd|1919年|10月8日|1979年|6月15日|}}),[[阿美族]],生於日本臺灣總督府臺東廳境內的都巒部落(阿美族),[[台籍日本兵]],於[[太平洋戰爭]]中加入[[日本軍|日軍]][[高砂義勇隊]]赴[[南洋]]參戰,因與部隊分散後獨自在[[摩羅泰島]]的[[叢林]]中生存了三十年而聞名於世 。<ref>[https://www.storm.mg/category/k152041   風傳媒 - 一位二戰時期的日本皇軍,他被找到時用日文大喊:「日本沒有戰敗!」可是日本明明都戰敗30年了啊! ]</ref>他是貨真價實臺灣阿美族人──[[史尼育唔]],在日治時期加入了高砂義勇隊,日本名是中村輝夫,卻在一次空襲中與同伴走失,獨自在孤島叢林裡生活了31年
==生平==
===前半生===
[[ 史尼育唔 ]] 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治臺灣]]臺東廳境內的都歷(阿美族)部落(位於今[[臺東縣]][[成功鎮]]),日本姓名為「中村輝夫」;八歲就讀都歷[[公學校]],擅長[[相撲]]和[[棒球]],曾以臺東廳代表隊[[捕手]]的身分參加全島比賽。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當局開始組織「[[高砂義勇隊]]」前往[[南洋]]參戰; [[ 中村輝夫 ]]於1943年10月15日入選高砂族「陸軍特別志願兵」,而離開家鄉臺東廳新港郡都蘭莊(今臺東縣東河鄉),先在新竹湖口基地(當時台灣軍第一聯隊入營,由元部隊長[[1943年川島威伸]]10月 帶隊訓練,然後整隊投 營,隨第五批 戰地編成 義勇 輝第2遊擊 隊」 ),接受陸海空三棲特種作戰訓練,為期6個月受訓合格後,以陸軍一等兵的身分,於1944年5月28日從高雄港 發,前往印尼摩羅泰島駐守 ,途經[[ 菲律賓]] ,投入[[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群島]] (今[[ 印度尼西亞]] )的戰場。
[[1944 年]]隨 年7月12在印尼上岸後,旋即被日本 駐防[[摩羅泰島]];9月15日 編入「輝第2遊擊隊」 [[同盟國| 不久 盟軍]]反 於9月15日發起海空 擊行動,隨後採取 登陸 該島 作戰,在美軍猛烈火力的攻擊下 ,經過兩個月的攻防,[[ |日軍]] 不敵,只能退入[[ 叢林]] 進行[[ 游擊戰]] 這段期間, 當時擔任偵察兵的[[ 中村輝夫 ]]和 部隊 失去聯絡 離散了 便獨自在 就深入 叢林中 潛伏伺機行動 等待援軍 ,利用野外求生的技能繼續支撐著。 此時他身邊只有兩枝[[三八式步槍]]、幾十發[[子彈]]、一頂[[盔|鋼盔]]、一把[[刀|軍刀]]、一個[[鋁|鋁質]][[鍋|餐鍋]]、一身[[軍服]]、一面[[鏡子]],以及少許其他軍用補給品。由於遍尋不著中村輝夫,其部隊於同年11月13日以「戰死」處理。
===後半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在孤島叢林中的中村輝夫卻全不知情,靠著野外求生技能繼續躲藏。他蓋了一間竹屋,以野果充飢,或偷取農戶種植的農作為食;後來,為避免被敵人發現,便開始自己耕種,偶而也獵補[[野生動物]]進食。他以鏡子反射[[太陽光|陽光]]取[[火]],並且掘坑堆置乾燥木柴,以保存火苗……,就這樣渡過了31年[[魯賓遜漂流記|魯賓遜漂流荒島]]般的生活。<ref>[https://blog.xuite.net/sj4186/twblog/182840527-%E5%8F%B0%E7%81%A3%E9%AD%AF%E6%BF%B1%E9%81%9C%E2%94%80%E2%94%80%E6%9D%8E%E5%85%89%E8%BC%9D%E7%9A%84%E8%88%8A%E5%B1%85   台灣魯濱遜──李光輝的舊居]</ref>
[[1974年]],摩羅泰島的居民向當地[[政府]]報案,說在島上發現一名全身赤裸的[[野人]] 。12月29日, 印尼政府組織了11個人的搜索隊,經過了30個小時的搜尋,終於發現了正在劈柴的 中村輝夫。[[ 日本駐外機構列表|日本駐印尼大使館]]在接獲發現[[殘留日本兵]]的消息後,派[[防衛駐在官]]([[自衛隊]]駐外武官)湯野正雄前往摩羅泰島,向 中村輝夫 說明過去三十年的世局變化,他才知道[[大東亞戰爭|戰爭]] 早已結束
日本駐印尼大使館於12月25日接獲「尋獲日本兵」之通報後,在28日派遣大使館防衛駐在官(自衛隊武官)[[湯野正雄]]飛赴摩羅泰島基地,會見在醫院中接受體檢的[[中村輝夫]]。面對武官的詢問,中村極為清晰的以日語一一回答。當武官告知中村,30年來的世局變化,才知道戰爭早已結束。同時臺灣與日本已經一分為二時,中村依然冷靜回答:「日本沒有輸,我要回日本!」(日本は負けてはおりません、自分は日本に帰りたい。)12月29日,日本大使館為[[[中村輝夫]]於雅加達舉行國際記者會,會中雖備有福建語翻譯,但中村堅持使用日語全程回答,此舉讓中華民國政府甚覺顏面無光。 在雙方政府角力下,「最後的帝國軍人」[[中村輝夫]],獲得日本政府的「二階級特進」兵長 ,及當時的補償金與捐款共約800萬日圓,還以「李光輝」的新身份,搭乘中華航空公司班機,被送返回臺灣。 [[1975年]]1月8日,中村輝夫搭乘[[中華航空公司]][[民用航空|班機]],回到[[中華民國]]統治下的故鄉[[臺灣]] ,並改用 ==可惜造化弄人== [[ 漢語|漢]]名「 李光輝 ]]回到故鄉,可惜造化弄人,在機場的歡迎會中,得知妻子改嫁時還暴怒,當時出生僅一個月的兒子,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雖然部落鄉親亦在泰源小學舉辦盛大的歡迎會,但畢竟離開故鄉31年了,還是相對非常生疏,更何況回家鄉後,他的心理和生活都受了巨大轉變,自此在心情、作息、飲食都不健康 。 [[1979年]]6月15日,李光輝因[[肺癌]]病逝於臺東縣成功鎮,享年59歲。
==影響==
[[ 中村輝夫 ]] 是戰後最晚被發現的殘留日本兵。
他的出現,勾起臺灣[[歷史學|史學界]]對[[高砂義勇隊]]歷史的重視,陸續整理出了許多[[臺灣原住民]]戰時為[[大日本帝國|日本]]效命的事蹟,也激發了一些臺灣[[社會團體|民間團體]]為[[台籍日本兵]]出面,要求[[日本]]政府給予適當的[[撫卹|補償]]。
 
==建造紀念銅像,巂文「一個守護印尼摩羅泰島而對抗殖民者奮戰不懈的戰士」==
 
由於印尼人的觀念對當時日本的做法並不感冒,認為是日本幫助了印尼獨立建國,因此對他的態度也很友善,另外部分殘留日軍戰後留在當地,參與過對抗西方殖民的獨立戰爭的緣故,摩羅泰島特別也建立了二戰博物園區,並於2012年9月14日,建造了[[中村輝夫]]的紀念銅像,且巂文說道「一個守護印尼摩羅泰島而對抗殖民者奮戰不懈的戰士」
== 參考文獻 ==
[[Category:日本军政人物]]
{{expand|time=2019-08-05T14:16:12+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8-05T14:16:12+00:00}}
72,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