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鄧之誠

增加 94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邓之诚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9%82%93%E4%B9%8B%E8%AF%9A/1980998/0/adee30dd0866c4be8c102937?fr=lemma&ct=single#aid=0&pic=adee30dd0866c4be8c102937 原图链接]邓之诚:字'''文如''',号'''明斋''',又号'''五石斋''',[[江苏]]江宁([[南京]])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
'''邓之诚'''({{bd|1887年|11月19日|1960年|1月6日|catIdx=D邓}}),字'''文如''',号'''明斋''',又号'''五石斋''',[[江苏]]江宁([[南京]])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ref>中国人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242页</ref><ref>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502页</ref>
 
[[File:邓之诚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9%82%93%E4%B9%8B%E8%AF%9A/1980998/0/adee30dd0866c4be8c102937?fr=lemma&ct=single#aid=0&pic=4bed2e738bd4b31cf07c3b9786d6277f9e2ff85e 原图链接]邓之诚:[[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生平簡述==
 [[File:邓之诚3.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9%82%93%E4%B9%8B%E8%AF%9A/1980998/0/adee30dd0866c4be8c102937?fr=lemma&ct=single#aid=0&pic=8640bf8b869ad8449e2fb4ad 原图链接]邓之诚:邓之诚书法。]] 幼入[[私塾]],隨父亲到[[雲南]]任所,習六代史 。1903  1903 年,考入[[雲南兩級師範學堂]]。1907年畢業後,担任[[滇報]]社編輯 。1910  1910 年,任[[昆明第一中學堂]]史地教員。[[武昌起義]]後,仍然兼報社工作,宣傳革命 。1917  1917 年,應[[北京大學]]聘请任教授。到北京後,被國史編纂處任命爲民國史纂輯員。後来又兼任北平《新晨報》社總編輯 。1927  1927 年起,專任北京大學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史学教授 。1931  1931 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通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断代史。其间,曾经兼任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史学课程 。1941  1941 年遭到日军逮捕。1945年燕京大学复校,回到燕京大学任教,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 。1952  1952 年[[院系调整]],以 [[ 北京大学 ]] 历史系教授的身份全薪退休。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ref name=xu>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94页</ref>
邓之诚培育出许多文史学者,如[[黄现璠]]、[[王重民]]、[[朱士嘉]]、[[谭其骧]]、[[王钟翰]]等等。
1960年1月6日逝世,享年73岁。1960年1月10日安葬在北京[[东北义园]]。<ref>冯其利,东北义园名人补遗,北京档案史料2007年第4期</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Category:历史学家]]
129,1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