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吉田茂

移除 600 位元組, 4 年前
对美亲善为外交基石
二战末期,因反对当时军部的"暴走",他为和平奔走,曾遭逮捕,因此战后被视为"反军英雄"。但客观地看,吉田所反对的,并非是战争本身,而是在"军国一致"的狂热氛围的煽动下,不惜与英美交恶的丧失理智的日本战时外交路线。因为,他继承的是从[[大久保利通]]到[[牧野神显]](其岳父)、[[原敬]]、[[币原喜重郎]]等人的外交信念,即把对美亲善作为日本外交柱石的基本理念。
战后的1946年5月,吉田以68岁高龄首次组阁。到1954年12月,期间除了曾短暂存在过的片山哲、芦田均内阁外,吉田五次组阁,其政权存在的时间,在日本宪政史上是仅次于桂太郎、佐藤荣作、伊藤博文的第四位长期政权(2616天)。吉田政权,产生于战后初期百废待兴的动荡年代,吉田本人"躬逢其盛",亲自参与并见证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对日本战后复兴道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诸如和平宪法的制定,对日媾和及日美安保条约的签署等等。
作为外交官出身的政治家,吉田对战后国际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始终以高度的现实主义(而不是理想主义)的视角、技巧来应对和处理国内、国际矛盾。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占领时期的每一位日本领导人,都必须谨小慎微地协调与占领军当局(GHQ)的关系,但以吉田与麦克阿瑟元帅的合作最为密切。[[尼克松]]对吉田与麦帅的合作关系极其推崇,曾这样评价两人对重建日本的贡献:"日本是在这两人的特殊合作下重建的。[[麦克阿瑟]]是法典的制定者,吉田则是执行者。前者抛出提纲挈领式的法令,后者再把它们塑造成为适合日本需要的东西。"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