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牟宗三

增加 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心体与性体》 <br> 《佛性与般若》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牟宗三</big>''',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3年毕业于 [[ 北京大学 ]] ,历任华西大学、 [[ 中山大学 ]] 、金陵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 [[ 台湾大学 ]] 、中国文化大学、 [[ 香港大学 ]] 、香港中文大学等校教授。1987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出巨大贡献。其许多著作被译成英、韩、德等文字。
== 人物生平 ==
1909年4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蛇窝泊镇牟家疃村。
1974年,与家人有直接书信来往。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践约返台,在中国文化书院讲学三个月,回港后转任新亚研究所教授。
1975年, [[ 《现象与物自体》 ]] 出版,是其40余年来学思的总结。
1976年,讲学于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台湾师大哲学研究所,并先后应聘中央大学、东海大学荣誉客座教授。
1977年6月,《佛性与般若》<ref>[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1480  《佛性与般若》 ]佛学研究网</ref>(上、下册)出版,至此,儒、释、道均得到系统疏解与消化。同年,被台湾哲学学会推荐为常务理事。
1979年,发表《纪念熊十力先生追念会讲话》。同年,《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出版。此书是,《心性与体性》的第四册,是对宋明儒学陆王一系列及刘宗周学术思想的疏解与诠表。同年, [[ 《名家与荀子》 ]] 出版。
1980年7月,赴韩国讲学。
1,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