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方苞

增加 25 位元組, 4 年前
生平履历
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6岁随家由六合迁到江宁旧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16岁随父回安徽桐城参加科举考试。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br>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br>
<br>
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被株连下江宁县监狱。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br>
<br>
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以平民身份入南书房作皇帝的文学侍从,后来又移到养蒙斋编修《[[乐律]]》。<br>
<br>
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提升为内阁学士,任礼部侍郎,充《[[一统志]]》总裁。<br>
<br>
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副总裁。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入南书房,充《[[三礼书]]》副总裁。乾隆四年,被谴革职,仍留三礼馆修书。<br>
<br>
乾隆七年,因病告老还乡,乾隆帝赐翰林院侍讲衔。从此,他在家闭门谢客著书,乾隆十四年八月十八日(1749年9月29日)病逝。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4,6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