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满族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民族文化
《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
《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 [[ 八旗沿革 ]] 、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
[[ 御制五体清文鉴 ]] 》: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
[[ 尼山萨满 ]] 》: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
===礼仪文化===
满族历史上是一个 [[ 狩猎 ]] 的民族,史称引弓之民,大力提倡“国语骑射”(国语即满语),历代皇帝反复告诫:“骑射,国语乃满族之本务。”(见《大清会典事例》)。他们“性多淳朴,地产 [[ 小麦 ]] ,虽知耕种,而以渔猎为生。遇冬日坚冰,足踏木板溜冰而射,其妇女尤善伏弩捕韶”。
射箭是猎取食物、防御野兽侵害的工具,也是军事武器运用于战场,因而在满族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后金努尔哈赤把骑射作为立国之本。在他实行的八旗制度中,将满族人分别组织于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当时人人习射,并以箭法高低为荣耻,无论 [[ 王公大臣 ]] [[ 旗丁 ]] ,无不挽强善射。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清太宗皇太极斋戒迎春祭天,于院内射箭,有大臣劝谏道:“斋戒不宜射箭”,皇太极答道:“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遂令大臣习射。
满族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 [[ 木制弓箭 ]] 练习 [[ 射鹄 ]] ,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110,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