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乔治埃略特

移除 2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乔治·艾略特,英国作家。
原名 : [[ 玛丽·安·伊万斯 ]] (Mary Ann Evans),
1819年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
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 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 ]] 姐妹齐名。
中文名 : [[乔治·艾略特]]
国 籍 : [[英国]]
出生地: [[ 英国华威郡 ]]
出生日期 : 1819年11月22日
职 业 :[[小说家]]
毕业院校 : [[ 贝德福德学院 ]]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主要成就 : 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之后还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的编辑;
在此期间经由介绍,她认识了一生的挚爱 [[ 刘易斯 ]] (George Henri Lewes),
刘易斯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旧不顾外在压力,与其同居;两人随后迁居[[德国]];
回国后,虽不 容于当时社会,
但两人仍恩爱幸福,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互扶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00035/05b0hzKoSheXV5Q1WoPiTOt2UIGPnYhvRLr08JmKTYf9s7HecWiysbT3M6e8lvPI7yyaPLK6IYN8Mo291cbYeFSkJh9DbhjuUJFhHuBTWaI7SavBXg7 假小子”作家乔治-艾略特],凤凰网,2019年04月17日 </ref>
由于曾在两所宗教气息浓厚的学校就读,艾略特受宗教影响颇深;
平日最喜研究语言, [[ 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 ]] 、[[希腊文]]皆能通晓。
她一生笃信宗教,却依然极富怀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随父迁居考文垂,
结识自由思想家查尔斯·布雷,受其著作影响,艾略特遂放弃 [[ 基督教 ]] ,强烈质疑宗教。
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见其对宗教的理性批判。 因为爱人刘易斯的鼓励,
一八七八年,刘易斯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发奋完成爱人之遗作
两年后,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岁的 [[ 约翰·克劳斯 ]] (John Cross),二人[[ 情深意浓]]
但艾略特却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结束了她平凡却又丰富的一生。
。翻译施特劳斯的《耶酥传》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实质》使她确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摒弃了神学意义上的上帝;
[[ 施特劳斯 ]] 的理论、斯比诺萨(Spinoza)的《伦理学》,她演绎出自己的"同情学说"(doctrine of sympathy)
主张尊敬平凡的事物,同情人性的弱点,珍视人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忍耐。
这就是为何艾略特小说在体现因果法则的同时,对人类及社会的进步也抱有深信不移的态度。 [3]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00035/8f37z_9m5-h8SSVqyBc7pYwb2ngqUZl2CH7UkrVQed4l2eamXQ_R8atXZuDEELEQdJpMf_SudJNrJXgoK-X6VoF3s9SKfPlIEYxgxjynxeg_kt9SQcL3EvibtE 文明启示录:乔治-艾略特(上)],凤凰网,2019年04月17日</ref>
 
==参考资料==
 
 
 
 
 
1. “假小子”作家乔治-艾略特 .凤凰网.2013-07-01[引用日期2013-12-20]
 
2. 艾略特改变了一代人的诗风 .凤凰网.2012-08-12[引用日期2013-12-20]
 
3. 文明启示录:乔治-艾略特(上) .凤凰网.2013-06-27[引用日期2013-12-20]
 
[[Category:小说家]]
9,2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