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音

增加 1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南音''',原称弦管,于各地又有-{zh-cn:南管;zh-hk:南音;zh-mo:南音;zh-sg:南管;zh-tw:南音;zh-hans:南管;zh-hant:南音;}-、南乐、五音、郎君乐、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别称,是历史悠久的丝竹音乐,以[[泉州]]一带为发源地,流传于现今的闽南语系地区,传承了汉魏以来的古乐遗风。与[[智化寺]]京音乐等,为现存最古老的几个合奏乐种。在台湾,与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对。
南音以五人之间的合奏为主 <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926213192_p19cd5a04800100ihjc.html?from=cul 古乐遗风——南音],2019年06月22日 07:24 新浪网 作者 历史客栈店</ref> ,五样乐器各有专属的定位,演奏时可听见各乐器的细致乐音,相辅相成、不相杂沓,包括拍板、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有纯器乐演奏曲,也有执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调高雅,素有千载清音的美誉。因作为闽南地区的核心乐种,被诸多闽南剧种吸收运用,如[[梨园戏]]、泉州木偶戏等等。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人类无形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台湾]],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华裔闽南人聚居地诸地。
==历史==
716,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