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音

增加 289 位元組, 4 年前
历史
==历史==
根据记载,南音形成并发展于泉州,再向闽南其他地区扩散。泉州的[[历史]]文化起源很早,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士避乱,辗转迁徙到福建,即所谓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610/132279.html 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趣历史2016-10-20 17:59:14</ref> ,唐初与唐末先后又有两批中原人士入闽,宋代又有大批皇室人员及军民移入。这些不同时期的移民将具有中原流风余韵的语言、音乐带来闽南地区,解释了南音的古雅特点。另一方面,泉州因地形背山面海而海运突出,在唐代就已商业繁盛,到了宋元时期更发展成世界著名的大商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助长了音乐的发展与盛行。
===南北朝以前===
到了清代则有[[道光]]二十六年的《道光指谱》以及咸丰七年的《文焕堂初刻指谱》,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南音工㐅谱(南音工尺谱)文献,后者内容有三十六套「指」、十二套「谱」,已涵盖了现今南音大部分的重要曲目。〔其后还有《泉南指谱重编》、《升平奏指谱集》、《闽南音乐指谱全集》〕
在《泉南指谱重编》中记载了[[康熙]]年间「御前清客,五少芳贤」的故事 <ref>[http://www.qzwb.com/rdzt/nany/content/2009-10/20/content_3186898.htm 泉州南音简介],泉州网,2009-10-20 16:56:57 </ref> ,即五位南音好手被邀请入宫演奏,[[皇帝]]在听了涤畅谐和的音乐后相当高兴,欲给予官位,却都被他们婉辞,于是赐与五少芳贤的雅号和曲柄黄龙伞、金丝宫灯等御礼。现今南音演出时,常可看到宫灯凉伞的摆设即源于此,而演奏时脚踩金狮的习惯则来自当时在皇帝面前演奏姿势的调整。此「御前清客」之说,在[[嘉庆]]年间的《晋江县志》也有提到:“有习洞箫、琵琶,而节以拍者,盖得天地中声;前人不以为乐操土音,而以为御前清客,今俗所传弦管调是也。”
===近代===
716,5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