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白菜

增加 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在英語中,小白菜按[[粵語]]“白菜”發音譯作bok choy(或pak/buk choi),而[[大白菜]]则是Chinese Cabbage或napa cabbage。
== 形 態特徵 ==
一二年生草本。植株一般比较矮小,茎短缩。叶面无茸毛,叶片浅绿、深绿或墨绿色,呈匙、圆、卵或长椭圆形等,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和波状,少数有缺刻;扁宽或圆窄的叶柄很明显,两侧多没有叶翼;苔茎叶多数为卵形,没有叶柄,基部成耳状抱茎。总状[[花序]],黄色花。长角果成熟时开裂。球形种子,红棕色或紫褐色。
== 历史 由來 ==
白菜原产[[中国]]。在[[西安]][[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中出土的一个陶罐里有白菜籽,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依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它要比除[[稻谷]]外其他原产中国的粮食作物古远。白菜古时称“菘”,[[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栽培,最早得名于[[汉代]]。[[南北朝]]时是中国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现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种。[[宋代]][[陆佃]]的《[[埤雅]]》中说:“菘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而本草以为耐[[霜]][[雪]]也”。[[元朝]]时民间开始称其为“白菜”。[[明朝]][[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些白菜的[[中药|药用]]价值。
英文中pakchoi(bok choy)因来自粤语“白菜”,所以指的是北方人所称的油菜。
== 分 別種 类 ==
市场上常见的小白菜有:
*'''油白菜'''(南方油白菜 ''Brassica chinensis var. oleifera'')是[[油菜]]的一种,源自不结球白菜,从[[南宋]]开始菜叶食用,菜籽榨油,是蔬油兼用的优良菜类。
*'''[[塔古菜]]''',一种只有冬天[[春节]]前后才有的多叶小白菜,出产于华东。
== 文化 探索 == 
与小白菜相关的[[诗歌]]和[[谚语]]有:
*[[唐朝]]诗人[[韩愈]]{{可疑|关于“晚(早)菘细切肥牛肚”的来源|reason=全唐诗中归为无名氏,标记为韩愈的多为互联网上欠佳来源|time=2019年7月}}:“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ref>{{Cite web|title=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字典|url=https://ctext.org/dictionary.pl?if=gb&id=260228|accessdate=2019-07-21|work=ctext.org}}</ref>”
6,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