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肥东县

增加 23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下第三系:地表未见出露。据钻孔揭示,分布范围比白垩系小,在梁园及撮镇附近两地为沉积中心,岩性为杂色[[矿岩]]、粉矿岩、泥岩,含[[石膏]],厚度为753.5米。
第四系:除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外,肥东县几乎均被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体是高处薄,低处厚,北部地区薄,南部地区厚。八斗岭9米,护城24米,梁园26米,店埠44米,撮镇93米。下、中更新纪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上更新纪广布于起伏岗地,由棕黄色 [[ 亚砂土 ]] [[ 亚粘土 ]] 组成,在江淮分水岭构成标高80至90米的二级阶地。全新纪分布于现代河流两侧属近代堆积物,下部为亚砂土和砂砾,上部为亚粘土,组成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构造===
肥东县境内大地构造以池河( [[ 定远县 ]] )—西山驿深断裂为界,分别属于淮阳古陆及 [[ 合肥 ]] 盆地的范畴。
[[ 淮阳 ]] 古陆: [[ 皖南 ]] 运动(距今8亿年)使东部边缘地区的上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巨厚地槽沉积全面褶皱回返,构成淮阳古陆的一部分,在郯庐断裂带内伴有斜长角闪岩和闪长岩的侵入。自 [[ 震旦 ]] 纪以来的漫长地史时期中,淮阳古陆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状态。燕山期(距今1.5亿年)郯庐深大断裂表现活跃,沿北北东向的断裂带有 [[ 花岗岩 ]] 侵入,于古老岩层中带来了 [[ ]] [[ ]] 及多种金属矿产。
合肥盆地:自 [[ 侏罗纪 ]] (距今1.35亿年)以来,由于盆地不断下陷,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红色陆相堆积。在晚侏罗世县境南部曾发生以安山岩为主 [[ 火山喷发 ]] 活动。早 [[ 白垩世 ]] 至晚白垩世早期,县境普遍接受了富含有机质的浅水湖相沉积。晚白垩世晚期至第三纪早期,湖盆缩小,沉积中心转移到撮镇和梁园一带,形成鲜红色 [[ 砂砾岩 ]] 沉积,局部含有 [[ 石膏 ]] 层。新第三纪盆地开始抬升遭到剥蚀。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县境东北部继续抬升,西南部数度下降,在一些低洼及沿河地区积沉了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地形地貌==
肥东县地貌依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四个类型:东部低山丘陵区,北部丘陵岗丘区,中部波状平原区,南部 [[ 滨湖 ]] 平原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
[[File:大别山1.jpg|280px|缩略图|右|大别山[http://www.hzmj.org.cn/upload/image/20161114/6361471660474392776925156.jpg 原图链接][http://www.hzmj.org.cn/JiCengWeiDongTai9/2016488364485.html 来自中国民主建国会临安市支部网图片]]]
本区为 [[ 大别山 ]] 东缘余脉,南起 [[ 巢湖 ]] 岸边,沿撮镇、店埠、石塘、古城四个区东部边缘直至 [[ 滁州市 ]] 边界,呈带状形,面积352.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5.8%。峰脊走向为北北东向,由元古界、中新生界及 [[ 岩浆岩 ]] 组成。标高一般100至350米,最高的浮槎山418.1米。相对高度50至300米。其中100米以上的高丘,一般丘体较完整,脊线有一定方向,流水切割以线状冲刷为主;100米以下的中丘和浅丘,脊线无一定方向,切割比较破碎,以片状冲刷为主。低山丘陵区的特点,一是坡度较缓。一般小于15至20度,悬崖陵壁较少,丘顶多呈浑圆状态。二是由多种岩系组成。既有火成岩,如 [[ 花岗岩 ]] 等;又有水成岩,如 [[ 石灰岩 ]] [[ 砂岩 ]] ;还有大量的变质岩,为花岗片麻岩、 [[ 云母岩 ]] [[ 千枚岩 ]] 等。往往在同一山丘上,有几种岩石的发育,所形成的土壤多粗骨性,一般含有砾石。三是土壤砂性大,土层浅。大部分山丘的主体岩性多为花岗岩、片麻岩类,这些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砂性大,松散,易被洪水冲刷,因此土层厚度大多不到10厘米,其下即为风化石层。
===北部丘陵岗丘区===
本区东起 [[ 滁州市 ]] 边境,西至 [[ 长丰县 ]] 界,南到滁河,北界池河,面积102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46%。拱形隆起的江淮分水岭自路口集经杨店、八斗岭、唐井、赵亮集、广兴一线向东北延伸,形成肥东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微倾斜的岗地和冲坳相间的地貌,呈带状有规律的展布。江淮分水岭及其两侧为高岗和缓岗,标高在70至80米,远离分水岭的为低岗和缓低岗,标高在50至60米。一般岗顶宽缓,坡度为3至5度,冲坳开阔,向河流方向倾斜。岗冲之间比高,高岗区在20米以上,低岗区在5米左右。
===中部波状平原区===
===南部滨湖平原区===
本区南自 [[ 巢湖 ]] 北岸,北至合裕公路,东至撮(镇)六(家畈)公路,西至南淝河,面积71.7平方千米(不含肥东县所领巢湖水面),占全县总面积3.2%,属巢湖蝶形洼地的北缘部分,标高7米左右,主要由长临河、长乐、撮镇、龙塘4个乡的圩区组成。
==气候特征==
[[File:北亚热带.jpg|280px|缩略图|右|北亚热带[http://www.liankangshan.com/admin/News/UploadFile/201082092720848.jpg 原图链接][http://www.liankangshan.com/NewsView.asp?id=289&cataid=A0001 来自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图片]]]
肥东县属北 [[ 亚热带 ]] 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春季61天左右,气温回升迅速,雨量适宜,天气多变,常有寒流侵袭,时冷时暖,有时有低温连阴雨、倒春寒(回头冷)、晚霜冻。夏季118天左右,日照强,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降雨集中,多雷暴雨,有时洪水泛滥,间有 [[ 台风 ]] 、龙卷风、 [[ 冰雹 ]] 灾害;有些年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酷热少雨,造成伏旱。秋季55天左右,降温快,雨量骤减,常有秋旱,有时也阴雨连绵。冬季131天左右,北方冷空气入侵频繁,气温低,气压高,雨量少,有时降冻雨或雪。
===日照===
==水文概况==
肥东县水流分两大水系。江淮分水岭以南有 [[ 南淝河 ]] [[ 店埠河 ]] [[ 滁河 ]] [[ 巢湖 ]] ,水流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分水岭以北有池河,水流入淮河,为淮河水系。 
[[File:南淝河1.jpg|240px|缩略图|右|南淝河[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25/95872bf1ad274aa2831dffc5ef527888_th.pn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43387237_671777 来自搜狐网图片]]]
===南淝河===
古称施水,又名 [[ 金斗河 ]] ,发源于 [[ 肥西县 ]] 将军岭东侧,经 [[ 合肥市 ]] 区入肥东县龙塘乡,沿撮镇、长乐、长临河等乡镇西部边界南流到施口入巢湖,县内流长18千米。
===店埠河===
===滁河===
发源于白龙区的同心乡,经梁园、乌龙、王集、高亮,三官等乡入全椒县境,最终至 [[ 江苏 ]] 六合入 [[ 长江 ]] 。县内流长38千米。
===池河===
发源于长丰县的陈刘、造甲一带,经肥东县响导、 [[ 赵亮 ]] 、肖圩3乡北部边境,北流入定远、嘉山入洪泽湖归 [[ 淮河 ]] 。县境流长18.5千米。
===巢湖===
在肥东县南端,面积800平方千米左右,湖岸周长167千米,东西长55千米,南北最宽22千米。水源来自 [[ 大别山 ]] 和江淮丘陵,流入长江。肥东县领有水面45平方千米, [[ 长临河 ]] [[ 湖滨 ]] 两乡靠巢湖北岸,湖岸线长17.5千米。
===自然灾害===
===水资源===
肥东县水资源相对较丰,水域面积47444.41公顷,约占总面积21%。分为淠史杭、驷马山、引巢和岱山水库四个灌区。境内有南淝河、店埠河、 [[ 滁河 ]] 、池河四条干流,拥有 [[ 巢湖 ]] 水面45平方千米。全县蓄水能力总计达6.85亿方,其中兴利库容3.85亿方。拥有中型库坝6座,分别是:众兴水库,蓄水能力6850万方;袁河西水库,蓄水能力1740万方;管湾水库,蓄水能力940万方;岱山水库,蓄水能力1900万方;乌龙坝,蓄水能力600万方;刘桥坝,蓄水能力800万方。拥有小一型水库40座,小二型水库182座,大小塘坝4.2万口。
===植物资源===
[[File:半枝莲.jpg|260px|缩略图|右|半枝莲[http://www.zhaoshangbao.com/upimg/2017-7/2017-7-241030235-7859.jpg 原图链接][http://www.zhaoshangbao.com/producthtml/p310357.html 来自招商宝网图片]]]
据1984年普查,肥东县植物药材有115科412个品种。有 [[ 半枝莲 ]] [[ 墨旱莲 ]] [[ 夏枯草 ]] [[ 瞿麦 ]] [[ 小蓟 ]] [[ 菝葜 ]] [[ 扁蓿 ]] [[ 香附 ]] [[ 地榆 ]] [[ 白茅根 ]] [[ 芦根 ]] 、寻骨风、百蕊草、马鞭草、金钱草、青蒿、翻白草、六月雪、地丁、合欢、虎仗、艾、巡复花、野菊花、白蔹、灵仙、山豆根、葛根、百部、苦参、南沙参、漏芦、马齿苋、青枫屯、南山楂、槐米、车前草、蒲公英、柏子仁等。
====草类====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