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苎麻

增加 6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Zhuma.jpg|缩略图|右|[http://s2.sinaimg.cn/mw690/005GQ3uzzy79lzRJoprd1&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6c264d30102yeay.html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big>苎麻</big>(学名: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荨麻科苎麻属亚灌木或灌木植物。别称:(名医别录) 野麻( [[ 广东 ]] [[ 贵州 ]] [[ 湖南 ]] [[ 湖北 ]] [[ 安徽 ]] ),野苎麻( [[ 贵州 ]] [[ 浙江 ]] [[ 江苏 ]] [[ 湖北 ]] [[ 河南 ]] [[ 陕西 ]] [[ 甘肃 ]] ),家麻( [[ 江西 ]] ),苎仔( [[ 台湾 ]] ),青麻( [[ 广西 ]] [[ 湖北 ]] ),白麻( [[ 广西 ]] )。 <br>
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br>
苎麻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的饲料。麻根含有“苎麻酸”的药用成份,有补阴、安胎、治产前产后心烦,以及治疔疮等作用。麻骨可作造纸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种用途的纤维板。麻骨还可酿酒、制糖。麻壳可脱胶提取纤维,供纺织、造纸或修船填料之用。鲜麻皮上刮下的麻壳,可提取糠醛,而糠醛是化学工业的精炼溶液剂,又是树脂塑料。<ref>[{{Cite web|url=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z/zhuma.html  |title= 苎麻中草药中医世家 |publisher= }}]</ref><br>
==形态特征==
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 <br>
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br>
==地理分布==
[[ 云南 ]] [[ 贵州 ]] [[ 广西 ]] [[ 广东 ]] [[ 福建 ]] [[ 江西 ]] [[ 台湾 ]] [[ 浙江 ]] [[ 湖北 ]] [[ 四川 ]] ,以及 [[ 甘肃 ]] [[ 陕西 ]] [[ 河南 ]] 的南部广泛栽培。 [[ 越南 ]] [[ 老挝 ]] 等地。<br>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中国国宝,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 <br>
中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南起海南省,北至陕西省均有种植苎麻的历史,一般划分为长江流域麻区(包括 [[ 湖南 ]] [[ 四川 ]] [[ 湖北 ]] [[ 江西 ]] [[ 安徽 ]] 等省)、华南麻区(包括 [[ 广西 ]] [[ 广东 ]] [[ 福建 ]] [[ 云南 ]] [[ 台湾 ]] 等省、自治区)、 [[ 黄河 ]] 流域麻区(包括 [[ 陕西 ]] [[ 河南 ]] 等省及山东省的南部)。其中长江流域麻区是中国的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入总产量的90%以上。 <br>
==生长习性==
生于山谷林边或草坡,海拔200~1700米。<br>
苎麻(原变种)亚灌木或灌木,高0.5-1.5米;茎上部与叶柄均密被开展的长硬毛和近开展和贴伏的短糙毛。叶互生;叶片草质,通常圆卵形或宽卵形,少数卵形,长6-1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骤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上面稍粗糙,疏被短伏毛,下面密被雪白色毡毛,侧脉约3对;叶柄长2.5-9.5厘米;托叶分生,钻状披针形,长7-11毫米,背面被毛。圆锥花序腋生,或植株上部的为雌性,其下的为雄性,或同一植株的全为雌性,长2-9厘米;雄团伞花序直径1-3毫米,有少数雄花;雌团伞花序直径0.5-2毫米,有多数密集的雌花。雄花:花被片4,狭椭圆形,长约1.5毫米,合生至中部,顶端急尖,外面有疏柔毛;雄蕊4,长约2毫米,花药长约0.6毫米;退化雌蕊狭倒卵球形,长约0.7毫米,顶端有短柱头。雌花:花被椭圆形,长0.6-1毫米,顶端有2-3小齿,外面有短柔毛,果期菱状倒披针形,长0.8-1.2毫米;柱头丝形,长0.5-0.6毫米。瘦果近球形,长约0.6毫米,光滑,基部突缩成细柄。花期8-10月。<br>
贴毛苎麻(变种) 与苎麻的区别:茎和叶柄只被贴伏的短糙毛,无开展的长硬毛;叶片多为卵形,稀圆卵形,基部突收狭呈楔形;托叶基部合生。 <br>
在广东、福建、安徽南部等地可能有野生,在 [[ 广东 ]] [[ 江西 ]] [[ 台湾 ]] [[ 浙江 ]] [[ 安徽 ]] 等地栽培。 [[ 日本 ]] 也有分布。<br>
用途同苎麻。<br>
青叶苎麻(海南植物志)与苎麻的区别:茎和叶柄密或疏被短伏毛;叶片多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多为圆形(有时宽楔形),常较小,下面疏被短伏毛,绿色,或有薄层白色毡毛;托叶基部合生。 <br>
用途同苎麻。<br>
微绿苎麻(云南植物研究)与苎麻的区别:茎和叶柄被贴伏或近贴伏的短糙毛;叶幼时密被柔毛,老时毛变稀疏,无雪白色毡毛;托叶基部合生。<br>
产云南东南部(金平)、广西西南部(龙州)、台湾。生于林中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ref>[{{Cite web|url=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tupu/519.html  |title= 苎麻中医宝典 |publisher= }}]</ref> 。<br>==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