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NS系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TNS系統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TN-S系統(TN-S系統)一般指低壓配電系統

低壓配電系統由配電變電所(通常是將電網的輸電電壓降為配電電壓)、高壓配電線路(即1千伏以上電壓)、配電變壓器、低壓配電線路(1千伏以下電壓)以及相應的控制保護設備組成。

組成

低壓斷路器 :低壓斷路器又稱自動開關,它是一種既有手動開關作用,又能自動進行失壓、欠壓、過載、和短路保護的電器。它可用來分配電能,不頻繁地啟動異步電動機,對電源線路及電動機等實行保護,當它們發生嚴重的過載或者短路及欠壓等故障時能自動切斷電路,其功能相當於熔斷器式開關與過欠熱繼電器等的組合,而且在分斷故障電流後一般不需要變更零部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1) 斷路器附件

(2) 微型斷路器 :微型斷路器,簡稱MCB,是建築電氣終端配電裝置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終端保護電器

(3) 塑殼斷路器 :塑殼斷路器能夠自動切斷電流在電流超過跳脫設定後。塑殼指的是用塑料絕緣體來作為裝置的外殼,用來隔離導體之間以及接地金屬部分。塑殼斷路器通常含有熱磁跳脫單元,而大型號的塑殼斷路器會配備固態跳脫傳感器。

(4) 框架式斷路器

(5) 智能型萬能斷路器

智能配電 :

(1) 低壓無功補償成套裝置

(2) 複合開關

(3) 操作手柄

(4) 無功補償控制器

低壓配電開關 :

(1) 負荷開關:負荷開關,顧名思義就是能切斷負荷電流的開關,要區別於高壓斷路器,負荷開關沒有滅弧能力,不能開斷故障電流,只能開斷系統正常運行情況下的負荷電流,負荷開關由此而得名

(2) 隔離開關:隔離開關是高壓開關電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種電器,它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結構比較簡單,但是由於使 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對變電所、電廠的設計、建立和安全運行的影響均較大。刀閘的主要特點是無滅弧能力,只能在沒有負荷電流的情況下分、合電路措施。

分類

1、I 表示所有帶電部分絕緣。T 表示是中性點直接接地

2、T 表示設備外殼直接接地,它與系統中的其他任何接地點無直接關係;N 表示負載採用接零保護。

3、C 表示工作零線與保護線是合一的;S 表示工作零線與保護線是嚴格分開的。

防範措施

1 、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造成漏電的因素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後,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的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使局部物質帶電,給人們造成嚴重的甚至致命的觸電,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

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即碰殼短路時,電流將設備外殼、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線)、零線(大地)形成閉合迴路,通常漏電電流將很大,會使熔斷器動作而切斷電源。但是由於諸多原因的存在(如熔斷器規格可能人為加大數倍或被銅絲代替、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的阻較大、接地線接地端子連接不牢、保護裝置失靈或設置不合理等)會使過流保護裝置起不到過流保護作用,這樣漏電一旦發生,將持續存在,導致觸電或電氣火災事故,許多漏電火災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

造成漏電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低壓配電系統的安裝多是非電氣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表現在:潮濕或有酸鹼腐蝕性的環境中,電線明敷,設備未做保護直接安裝:布線時,刀、鉗、錘等損傷絕緣層;導線接頭連接質量和絕緣包軋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的不規範現象:

(2)電氣線路或設備疏於檢查,因過負荷或使用年限較長等原因絕緣劣化;

(3)選用假冒、偽劣的電氣產品;

(4)外界因素:水分浸入、擠壓、鼠咬等。

2 、漏電引起火災的原因

(1)漏電電流引起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可超過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2)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引起火災。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照常工作,故障點則不易被發現。一旦漏電,由於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2000年7月,杭州市某飯店配電盤火災即是1例,失火前,飯店已打烊,負荷處於低谷。火災發生時,照明用電仍然正常。經查配電箱內總空氣開關嚴重炭化,保護零線接線柱有金屬凹形熔痕,與漏電情況相符。

(3)漏電電壓引起的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後,由於電流不能流散,而導找阻力小的另一迴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能引燃周圍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

(4)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3、 漏電火災的防範措施

3.1 加強對電氣從業人員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電氣操作規程,所有電氣從業人員都必須學習掌握這些操作規程,非電氣專業人員一律不准上崗。要加強對電氣從業人員的培訓,定期舉辦培訓班,提高電氣從業人員的技術及安全意識,杜絕造成火災的人為因素。

3.2 採取必要的技術保護措施

(1)裝設漏電保護器。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在建築物電流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於防火的漏電保護器。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2)合理選擇保護接零(保護接地線)及設計接地電阻。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並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必須可靠連接,不允許有鬆動,要經常檢查其連接質量。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用電設備的容量較大,熔體熔斷電流也較大時,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並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從而有利於保護裝置動作。

(3)實施等電位聯結。漏電保護器對於單相220V線路只提供間接接觸保護,同時還存在因機件磨損、接觸不良、質量不穩定壽命較短等因素而導致動作失靈的種種隱患,不能單獨成為一種可靠的保護措施,因此尚應實施等電位聯結,才能有效地消除漏電的電氣線路或設備與低電位的金屬構件之間電弧、火花的產生,即消除漏電電壓引起火災的可能。等電位聯結是指將保護接零總線與建築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或裝置用導線聯結的措施,以達到均衡建築物內電位的目的,尤其是對於易燃易爆場所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3.3 加強對電氣設計的審核。對建築內的配電系統,各有關部門應在對電氣設計進行審核時依據相關技術嚴格把關,對於建築內部裝修工程應嚴格執行《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範》,不用或儘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於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採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在建築工程竣工後,其電氣安裝應經專門的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後投入使用,儘量從源頭上杜絕漏電火災的發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