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U型潛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U型潛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使用的潛艇。由於德國潛艇的編號都用德文「Untersee-boot」(意思為「潛艇」,按照英文直譯寫法為Undersea boat,簡稱U-boat)的首字母U加數字命名,如U-511。為了區別於同盟國的潛艇(英語為"submarine"),在英語裡使用"U-boat"來稱呼德國潛艇。中文翻譯為「U型潛艇」。

概況

第一批在德國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850年,由德國發明家威爾亨·鮑爾(1822年12月23日-1875年6月20日)製造。這項工程延續到1890年由諾登非厄特設計制為W1與W2潛艇。在1904年位於基爾的克魯勃船塢廠完成了售予俄羅斯的潛艇;真正為德國海軍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90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批德國潛艇為「卡普」(Karp)級潛艇,採用雙層船殼(double hull),以科庭式煤油引擎(Korting kerosene engine)作為動力,武裝僅有區區一具魚雷發射管,這就是剛剛設計的U-1號潛艇[1]。等到下一艘U-2出現時,就足足比U-1艇大上50%的體積,並且擁有兩具魚雷發射管。不過柴油引擎一直到1912年與1913年間才開始裝置在U-19潛艇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時,德國海軍一共有13種不同級別共48艘潛艇,但是就役的只有29艘,餘下的還在建造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壓力和嚴密封鎖中,處於劣勢的德國公海艦隊水面艦艇部隊在大部分時間裡都不敢輕舉妄動,而U型潛艇卻頻頻出擊,承擔起對敵攻擊的大部分任務,先後通過有限制進攻作戰和無限制潛艇戰,重創了敵方的海上交通線,幾乎切斷了英國的海上經濟命脈。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時的潛艇,只要有可能,一般保持水面航行狀態,只有在發起攻擊或受到威脅時才會緊急下潛,從而達到戰術突然性和隱蔽性。經過4年多的搏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結束,1919年-1922年,取得勝利的協約國先後通過《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條約》等一系列的懲罰性條約,對戰後的世界進行了實質性的重新瓜分,為下一場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德國海軍用體積小(1000噸以下)、數量少(發動戰爭時僅有29艘)、速度慢(水面約12節,水下不足10節)而且本身不堅固、容易遭受敵人攻擊的U型潛艇,光是開戰後十周之內,英國皇家海軍就有五艘戰艦損失在U型潛艇的攻擊中,尤其在1914年9月22日,U-9潛艇在著名的奧托·韋迪根艦長手上於一個小時內,以艦上僅有的六枚魚雷擊沉皇家海軍HMS Aboukir(阿布基爾號)、HMS Hogue(霍格號),以及HMS Cressy(克雷西號)一共三艘萬裝甲巡洋艦。皇家海軍是役損失高達36,000噸的戰艦(克雷西級戰艦排水量都在12,000噸左右),以及1,459水兵陣亡。U-9潛艇在創下豐碩戰果23天後,又擊沉了一艘英國皇家海軍排水量7,770噸的愛德加級巡洋艦HMS Hawke(老鷹號)。U型潛艇在4年內擊沉了協約國艦船數百萬噸,成績十分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

僅僅20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U型潛艇[2]擊毀了大量敵艦,這成為大戰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德國與盟國之間為了破壞和保護海上交通線,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大西洋海戰。嚴格地講,大西洋海戰並非一場獨立的海戰,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海上戰爭,有時也被形象地稱為「海上陣地戰」。在大西洋海戰中,英德雙方投入了全部的海上力量,整個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都參與到戰爭中,前後歷時共計5年零8個月,成為戰爭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複雜的一場海戰。正是在大西洋海戰中,德國的U型潛艇一舉成名。被稱為「潛艇戰教父」的鄧尼茨將謀劃二十餘年的狼群戰術(此為英國人的叫法,德國人稱之為「結群戰術」)付諸實施,在戰爭中接受最嚴酷的實戰檢驗。戰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里寫道:「戰爭中最使我心驚膽戰的是德國潛艇的威脅。」

就這樣,在大西洋戰場上,德國的U型潛艇又一次占據了主導地位。從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法國淪陷,直至1941年3月,德國U型潛艇在鄧尼茨的狼群戰術思想的指導下,對英國商船和運輸隊發起襲擊並取得了輝煌戰果,進入了所謂的第一階段的「美好時光」(happy time,或譯「歡樂時光」)。與此相反,盟國海上運輸線幾乎被切斷。

在這危難的時候,溫斯頓·丘吉爾發出了呼救聲,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積極響應。根據《租借法案》,大批美國海軍老式驅逐艦橫渡大西洋,抵達英倫三島,編入英國皇家海軍進行反潛護航作戰,整個戰局大為改觀。

視頻

U型潛艇 相關視頻

二戰經典戰爭片,德軍U型潛艇緊急下沉,用魚雷擊毀敵軍驅逐艦
納粹二戰工程:U型潛艇基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