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VK1602豹式坦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VK1602豹式坦克德語:Gefechtsaufklarer "Leopard"),設計代號VK 16.02(德語:Versuchskonstruktion 16.0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納粹德國設計的一款以武裝偵察為主要用途的裝甲戰鬥車輛[1]。研發工作從1941年一直進行到1943年,最終於1943年1月因方案無法適應戰局變化而終止,無實車問世。

開發歷史

豹式的開發源於德國陸軍偵察坦克的需求。戰爭爆發時,德軍的主要偵察車輛為四輪的輕型裝甲偵察車以及六或八輪的重型裝甲偵察車。波蘭戰役打響後,這些輪式裝甲車陸續暴露出越野能力差、轉向困難和防護薄弱等缺陷,難以適應偵察任務。根據第2輕裝甲師從波蘭前線反饋的作戰經驗,1939年9月15日,德國陸軍部監察六科(德語:Inspektorat 6)責成陸軍武器局開發新型履帶式裝甲偵察車,具體設計由MAN等公司負責。從1939年至1942年,MAN公司以戰前設計的二號坦克G型(VK 9.01)為基礎,先後試製出改進傳動的二號M型(VK 9.03)、安裝50毫米炮的二號H型(VK 13.01)[2]和裝甲厚重的二號J型(VK 16.01)等偵察坦克樣車:35-37。1941年中旬,MAN公司正式收到陸軍武器局六處(德語:Wa Prüf 6)重裝甲偵察坦克的設計合約,代號VK 16.02。鑑於當時MAN正集中精力研製VK 30.02(M)中型坦克(日後大名鼎鼎的黑豹坦克),武器局六處將VK 16.02的炮塔交由戴姆勒-奔馳設計,而車體的細節則由MIAG承包:66。

1942年6月4日,MAN公司向希特勒展示了兩種VK 16.02的設計方案,其中輕型方案重18噸,重型方案重26噸,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裝甲厚度。希特勒認為,偵察坦克應能抵擋日益增強的敵方反坦克火力,因而不顧將士的意見與橋樑的限制,堅持選擇擁有厚達80毫米(3.1英寸)的正面裝甲的重型方案:66。帝國裝備與軍火部長阿爾伯特·斯佩爾對此明確表示反對,他指出,重型方案與黑豹坦克過於類似,勢必將造成生產線的浪費。一番爭論後,希特勒最終同意按輕型方案生產,預計每月產量20輛。

視頻

VK1602豹式坦克 相關視頻

戰場上的獵豹,二戰中德軍最成功的坦克,豹式坦克有多優秀?
豹式坦克碾壓小轎車如履平地,快成鐵片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