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阿尼 (土耳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尼(英语:Ani),位于土耳其东北部,邻近亚美尼亚边境。

201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登录名称为阿尼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i),面积约为250.7公顷,缓称区为432.45公顷。

  • 昔日繁华首都,今日幽灵鬼城。
  • 有著“40道城门之城”、“1001座教堂之城”之名。
  • 3世纪、5帝国—不断易手的城市。

历史简述

俯瞰阿尼遗址附近的溪谷Bostanlar Creek
来源网站UNESCO
阿胡良河与中世纪丝路桥梁遗址
来源网站UNESCO

城市的兴衰

阿尼位于土耳其的东北部卡尔斯省省会卡尔斯(Kars)42公里处三角形的阿尼高原上,俯瞰与亚美尼亚形成天然沟壑的边境。

阿尼(Ani)一词源于亚美尼亚王国时期上亚美尼亚Daranaghi地区的要塞城市Ani-Kamakh(现今位于土耳其境内的Kemah)。

这座城市有著约2500年的历史,这归功于卓越的地理位置,为在易于防御的高原上,是通往安纳托利亚丝路的门户,周围是肥沃的河谷。

这里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千年前的青铜时代(Bronze Age)此地即开始有人定居。

10~11世纪作为巴格拉提德王朝(Bagratid Kingdom of Armenia)的首都,城市达到繁华昌盛的顶峰。

它是丝路上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它控制丝路的其中一条支线,从而获得丰厚的贸易利润。此后城市接连受到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土耳其帝国格鲁吉亚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它仍保持其作为重要的贸易十字路的地位,控制著拜占庭、波斯叙利亚中亚间的贸易路线。

随著蒙古人入侵、1319年带来毁灭性伤害的地震,加上贸易路线的改变,城市逐渐没落,直到18世纪时几乎被废弃了。 [1][2][3][4]

废墟静看两国纷争

阿尼古城小澡堂遗址
来源网站UNESCO

最后控制此地的奥斯曼帝国于1877~78年的俄土战争中战败,阿尼高原被割让与俄罗斯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再度占领安纳托利亚的东北部,但一战结束后此地被划归新成立的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领土,亚美尼亚重新获得阿尼和周边地区。

1920年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土耳其占领了此地,并在1921年的卡尔斯条约中确定成为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的一部分,这是阿尼最后一次的易手。

而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展开的的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两国至今仍持不同的意见。

而亚美尼亚与土耳其的盟友亚塞拜然间爆发的领土冲突-纳哥诺卡拉巴克战争,土耳其于1993年正式封锁了与亚美尼亚间的边境,亚美尼亚也采取相同的措施。

而在土耳其官方的旅游告示上,完全没有提及阿尼古城的创建者,这刻意淡化了亚美尼亚人的历史。[注 1]

至今亚美尼亚与土耳其间的纷争仍未平息,而繁华一时拥有10万人口,被称为“40道城门之城”、“1001座教堂之城”的阿尼古城,如今破败的废墟孤独的矗立于黄沙之中。[1][2][3][4][5][6]

城市设计

阿尼古城结合了中世纪城市的特色,集住宅、宗教、军事结构为一体,包含并融合中世纪时亚美尼亚、拜占庭、塞尔柱、格鲁吉亚的多元文化的丰富城市特色、建筑和艺术。

所有建筑物均使用当地的火山岩建造。它具有鲜艳的颜色(从乳黄色、玫瑰色到黑色)并且易于雕刻。

琐罗亚斯德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遗迹与公共和民用建筑,为这座中世纪的古城提供生动且全面的印象,并证明了在7~13世纪间高加索(Caucasus)、伊朗土耳其斯坦(Turkestan)、大呼罗珊(Khorasan)地区传统建筑间的传播、融合、创新与演进,而且镌刻于岩石上。

世界遗产范围主要由三个区域的建筑遗迹所组成:

  • 堡垒:Kamsarakans皇宫、Palace church、Midjnaberd church、Sushan Pahlavuni church、Karamadin church与有著6个半圆形后殿(Apses)的教堂废墟。
  • 堡垒外围与城墙内的城市:琐罗亚斯德教的教堂(Fire Temple)、大教堂、建造于巴格拉提德王朝Smbat II时期的城墙、Ebu'l清真寺(又称Minuchir清真寺)、Seljuk皇宫、平民的住宅、市场和丝路之桥。
  • 城墙外的地区

另外城市周围的溪谷(Bostanlar Creek),山坡上的洞穴也是遗产的一部分。[1][2][3][4][6]

堡垒

在阿尼南端坪顶的山上,矗立一座著过去被称为Midjnaberd(内部要塞)的堡垒。

根据尼古拉·马尔于1908~1909年的发掘,发现了巴格拉提德王朝(也有可能是更早之前的Kamsarakans)的宫殿遗迹,而考古发现该宫殿有著被大火烧毁的痕迹。

堡垒有著独立的防御城墙,大约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Kamsarakans王朝时期。

堡垒内部还有3座教堂及目前尚未定论种类的建筑遗迹。

其中“宫殿教堂”(Palace church),历史可追溯至公元6~7世纪,是阿尼现存最古老的教堂。

1912年尼古拉·马尔对其进行整修以稳固教堂的整体结构,补强西侧外墙的砖石并绘制了教堂的测量图,该教堂可能于1966年遭到地震震毁。[6][7][8]

城墙

阿尼古城Smbat II时期的城墙
来源网站UNESCO

阿尼古城被的城墙所环绕,城市位于三角形的高原,两侧有著陡峭的悬崖保护,仅于北部才有平坦的地面,因此城墙防御最为坚实的地方(双层城墙)也为于此处。

公元961年Ashot III国王将首都从卡尔斯迁至阿尼后即开始修建城墙,但根据编年史家纪载,是继任者Smbat II国王建造了这些城墙,尔后的统治者也透过加高、加厚城墙,建造更多防御塔来加强防御。

根据12和13世纪的亚美尼亚铭文显示部分塔楼系由私人出资建造的。

北部城墙有三个门户,分别为:

  • 狮子门(Lion Gate):得名于自附近墙壁上安放的大型狮子浮雕。
  • 卡尔斯门(Kars Gate):大门两侧的塔楼是幸存的城墙中最大、最高的,塔楼中的房间设计特别复杂使得大门本身就如同城堡一般坚固。
  • Dvin门或棋盘门(Dvin Gate或Chequer-Board Gate):得名于入口处镶嵌著红色和黑色的石块。[6][9][10][11][12]


1001座教堂之城

学者们估计,在阿尼的鼎盛时期人口高达10万人左右。

针对遗址考古中勾勒出阿尼这座有著无数房屋、作坊、教堂,熙熙攘攘繁华的城市。

这里被统治者和商人称为“1001座教堂之城”(The City of 1,001 Churches),并提供可观的资金于设计建造这些宗教场所。

虽然这是个夸张的称号,但至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发现至少有40座教堂、礼拜堂和陵墓的遗址。[4]

阿尼大教堂

阿尼大教堂(Ani Cathedral)又称Surp Asdvadzadzin(church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始建于989年Smbat II国王在位期间,由中世纪当时亚美尼亚最著名的建筑师Trdat所设计的作品,在Smbat II国王去世后工作被暂停,直到1001年才完成;一说根据教堂铭文是建造(或落成)于1001年(或1010年),由当时的国王Gagik I与皇后Katramide出资建造。

这里被公认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建筑的源头,数个世纪以来这里是教会的信仰中心。

1319年的大地震造成了大教堂的圆顶倒塌,数百年后的一次地震使得教堂的西北角坍塌。

而大教堂被认为是数个世纪后流行于西欧哥德式建筑特征中的灵感来源。

最为著名的是十字型的设计、尖状的拱门、与圆柱的石墩。[4][6][13][14]

圣救世主大教堂

圣救世主大教堂
来源网站UNESCO

圣救世主大教堂(Surp Amenap’rkitch或Church of the Holy Redeemer),由Abulgharib Pahlavuni亲王出资并于1035年落成,用以供奉自君士坦丁堡迎回的圣十字架碎片。

教堂的设计十分独特:外部有19面,内部有8个圆型拱顶,中阳的圆顶高大如鼓状。

教堂有著十分精巧的设计、保存十分良好,许多外墙仅起到装饰性的作用,直到1930年教堂的东半部在暴风雨中被雷电劈毁,而幸存的部分保存了亚美尼亚文字,提供了教堂和阿尼人定居于此的历史纪录。[4][6][15][16][17]

Abughamrents教堂

Abughamrents教堂又称(The church of St Gregory of the Abughamrents),建筑历史可追溯至1040年,作为Pahlavuni家族的私人礼拜堂及墓室。[6][18]

King Gagik's教堂

King Gagik's教堂(King Gagik's church of St Gregory或Gagikashen),教堂建于1001~1005年(或990~1000年),由Trdat设计,目的在于重现位于瓦加尔沙帕特(Vagharshapat)著名的大教堂Zvartnots大教堂(于10世纪时被震毁)。

尼古拉·马尔(Nikolai Marr)于1905~1906年发掘出教堂的地基。[6][19]

Tigran Honents教堂

Tigran Honents教堂(The church of St Gregory of Tigran Honents),是遗址中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座教堂。

根据铭文教堂系由富商Tigran Honents出资委托建造,提供许多珍贵的器物及十字架,并于1215年完工。

当时阿尼受格鲁吉亚人控制,这座教堂被认为是献给格鲁吉亚正教会[6][20]

Minuchir清真寺

Minuchir清真寺建造于阿胡良河(Akhurian River)河谷上放邻近亚塞拜然的城镇ArpaÇay。

据说这是Shaddadid王朝的创建者Emir Minuchihr于于1072年建造的。

但是实际建造日期仍存有争议,但这些争论并不是针对建筑或考古学,而是基于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的民族主义的竞争。

清真寺的西立面在19世纪末时已完全倒塌,但当地的穆斯林人仍持续作为清真寺使用。

1906年尼古拉·马尔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并作为博物馆,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将西侧开放的金库围起,并重建了北部外墙部分的大窗户。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博物馆遭到洗劫,直到1990年代开始对清真寺修复前,地板仍可见到玻璃的碎片。[6][21]

登录基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3点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ii):在一段时间或某一世界文化范围内,就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展现出重要的人类价值观交流。
阿尼的建筑设计、材料、装饰体现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伊斯兰,3种跨文化的互动,而衍生出新的建筑种类,这种馨建筑风格也对整个安纳托利亚和高加索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iii):对一种现存或已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有著特别或独特的见证。
阿尼见证了亚美尼亚的文化、艺术、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发展,而亚美尼亚宗教建筑也被称为“阿尼学校”(Ani school),反映出它的技术、风格和材料特征。
(iv):作为说明人类历史上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建筑或技术综合体的杰出例子。
透过军事、宗教和民宅的建筑,阿尼可以看到中世纪建筑的发展的进程,这要归功于7~13世纪间,这里出现了几乎所有种类的建筑,它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聚落,几乎可以看到公元4~8世纪间亚美尼亚教堂所有的建筑设计。城市外围也是中世纪建筑群也具有相当高的品质、纪念性、设计性,是出色的典范。而阿尼高原地底的隧道和洞穴连接到河谷周围的火山岩地带。[1]

视频

阿尼教堂和遗迹的修复与保护
阿尼—1001座教堂之城
中世纪的亚美尼亚—1001座教堂之城

注解

参考来源

  1. 1.0 1.1 1.2 1.3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i. UNESCO. [2020-02-20] (英语). 
  2. 2.0 2.1 2.2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İ. Turkish Culture. [2020-02-20] (英语). 
  3. 3.0 3.1 3.2 阿尼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i.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0-02-20] (中文). 
  4. 4.0 4.1 4.2 4.3 4.4 4.5 The Empire the world forgot. Turkish Culture. [2020-02-20] (英语). 
  5. 亡魂萦绕之地. 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 2016-04-04 [2020-02-20] (中文).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Kars Ani Ruins, a City Of Churches-Eastern Turkey. Turkey Cultural Tour. [2020-02-20] (英语). 
  7. THE PALACE OF THE CITADEL.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8. THE CHURCH OF THE CITADEL PALACE.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9. THE WALL OF KING ASHOT.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10. THE CITY WALLS.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11. THE WALLS AT THE KARS GATE.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12. THE WALLS AT THE CHEQUERBOARD GATE.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13. Ani Cathedral. WMF. [2020-02-20] (英语). 
  14. A THE CATHEDRAL OF ANI. Virtual ANI. [2020-02-20] (英语). 
  15. Church of the Holy Redeemer. WMF. [2020-02-20] (英语). 
  16. Update on Work at the Church of the Holy Redeemer, Ani, Turkey. WMF. 2012-08-27 [2020-02-20] (英语). 
  17. THE CHURCH OF THE REDEEMER (SURP AMENAP'RKITCH). Virtual ANI. [2020-02-20] (英语). 
  18. THE CHURCH OF SAINT GREGORY OF THE ABUGHAMIR FAMILY.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19. KING GAGIK'S CHURCH OF SAINT GREGORY.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20. THE CHURCH OF SAINT GREGORY OF TIGRAN HONENTS.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 
  21. THE MOSQUE OF MINUCHIHR (Menuçehr Camii). Virtual ANI. [2020-02-2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