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水泉南村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萬水泉南村天主堂位於包頭市南端城郊結合部的萬水泉南村,於2011年5月4日上午,這座被命名為「聖母無染原罪堂」的聖殿裡擠滿了本地以及從東河、昆區、青山、麻池、北沙梁等堂口趕來的約500多位教友。20位神父舉行了共祭彌撒。

教堂簡介

過去萬水泉南村,是一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隨着城市建設的發展,農民工大量湧入,這裡的人口猛增。而這些新增人口中,有很多是來自河北烏蘭察布市等地的教友。開始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祈禱;後來教會派神父給他們送彌撒並着手籌建聖堂。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建成了這座連附屬房屋共200多平米的聖殿,所用資金和義工全部由教友承擔。

彌撒

天主教對聖體聖事禮儀的稱謂。源出於拉丁文Missa,它實際只意味着「某種敬拜」。原為該儀式的主體部分開始前遣散尚未領受洗禮者,以及結束時遣散全體與禮者的用語,後衍用作為儀式的名稱。天主教認為舉行此儀式,用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複進行耶穌在十字架上對聖父的祭獻;並認為經過祝聖的餅和酒,實質上已變成了耶穌基督的真正身體和血。主禮人(神父或主教)先領「聖體」和「聖血」,然後讓信徒輪流領聖體(一般信徒不參加領聖血)。

彌撒在教會中,只有神父、主教有神權主持[1]。東西派教會禮儀的形式都各有特點。西派教會(包括後來的天主教)用拉丁語,聖餐用無酵餅,神父領聖體和聖血,信徒只領聖體;東派教會[2](包括後來的東正教)因地區而異,或用希臘語,或古斯拉夫語及其他民族語言,聖餐用有酵餅,信徒則可同時領聖血。20世紀60年代天主教會進行禮儀改革,現在世界上大多數教會都採用民族語言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禮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