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民族法制60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民族法制60年

 

 

 

中國民族法制60年》是2010-01-01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熊文釗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是我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為實現其有效統治和對各民族進行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和形成的調整民族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代王朝都面臨着十分複雜的民族問題,因此,民族法制對民族間的和睦相處、社會穩定與和諧乃至王朝的興衰存亡,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少數民族法制和漢民族法制一道走過幾千年的歷程,梳理中國古代民族法制,對研究中國民族法制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當今民族法制的發展趨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序言民族法制的歷史追溯

一、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概述

二、近代民族法制

三、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民族法制

第一編 初創時期的民族法制(1947年~1954年)

第一章 初創時期的民族立法

第一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

一、中國共產黨開始尋求解決民族問題的途徑

二、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解決民族問題的最優方式

三、民族區域自治的內涵逐步清晰

四、以法律形式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始民族法制建設

第二節 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一、蒙古族從民族自決走向民族自治

二、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三、兩個綱領性文件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四、內蒙古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的建立

第三節 初創時期的民族立法

一、民族立法背景

二、中央民族立法內容

三、內蒙古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

第二章 初創時期的民族法制實施

第一節 少數民族政治權利保障與實施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推廣

二、散雜居少數民族權利的法律保障

三、中央及地方各級民族工作機構的建立

四、開展民族識別

五、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

六、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風俗習慣

七、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

第二節 少數民族經濟權利保障與實施

一、經濟建設方針的提出

二、保障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措施

第三節 少數民族文化權利的保障與實施

一、發展少數民族的教育事業

二、鼓勵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字

三、改善少數民族的衛生狀況

第四節 民族法制的監督檢查和評價

一、民族法制工作的監督檢查

二、初創時期民族法制實施的總體評價

前言

中國古代民族法制,是我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為實現其有效統治和對各民族進行管理的需要而制定和形成的調整民族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代王朝都面臨着十分複雜的民族問題,因此,民族法制對民族間的和睦相處、社會穩定與和諧乃至王朝的興衰存亡,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少數民族法制和漢民族法制一道走過幾千年的歷程,梳理中國古代民族法制,對研究中國民族法制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當今民族法制的發展趨向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古代二元化的民族法制原則

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曾先後出現過眾多民族,經過多次的民族大融合,逐漸形成以漢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國家。因各族的大小、強弱、語言、地域不同,形成了各族迥異的特性,這就導致歷代王朝調整各族關係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但夏夷一統的思想一直貫穿於我國古代民族法制的始終。歷代統治者一方面謀求整個國家的法律統一,即「華戎同軌」,另一方面又尊重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因俗而治,即「化外異制」。隨着歷史的發展和統治者經驗的積累,「華戎同軌」和「化外異制」的二元民族法制呈現出越來越明朗化、規範化、具體化的趨勢[1]

參考文獻